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05|回复: 2

“ 余晖漫兴“竞风流(记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46

主题

353

帖子

655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5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6-1-1 13: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余晖漫兴“竞风流(记事)                                                                                              赵国章
      
       结识彭泽国老人纯属偶然。
       应约走进他入住的养老公寓套间,他一边沏茶一边让座。从他朴实的着装,谦逊的谈笑里,一点看不出他是从大机关退下来,且德高望重的公干人员。尔后,他从书桌上几幅墨迹飘香的作品一边,拿过自己新出版的呕心之作《余晖漫兴》,彼此零距离从书法摄影,诗词楹联到加美旅行影集,翻看着讲解着。他说;“每一页墨迹的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
                                                                                                           
                                                                                                                  一

         1995年从市直机关退休后闲赋在家的彭老,突然间顿感空虚无聊,每天就靠打牌下棋游荡闲逛来消费晚年。后来在一位老朋友的建议下,走进了市老年大学。并选择性地学习起了书法、摄影、诗词创作。初涉书法的他,蹩脚至极,不禁对自己小时候上学没有认真学习临帖毛笔字而懊悔。如今,不说写,就连书法的行、草、隶、篆、楷的五种分类听起来都是一头雾水。慢慢的,在老师的几次授课和现场观摩之后,总算能分门别类了,彭老就买回一本本字帖和数量不等的文房四宝,回到家里,他就一头扎进书房一遍遍潜心临摹练习,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从头再来。两年后,彭老不仅初步掌握了五种书法的写法,而且还熟稔了每大类中又有若干的小门类之分。如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楷书又有魏碑唐楷之别,草书另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种。掌握了这些常识之后,他就试着把自己创作的或寄情、或自勉、或劝诫的诗词楹联写成不同的书法作品,拿去让老师给指导挑刺。彭老说:”我不怕露丑,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到了第三年,他的书法功底已是突飞猛进,若把他的作品和本地名家的作品放在一起,足可以”假“乱'真"。如是,他便上瘾般,一有空闲就伏案挥毫,撰写出一幅幅或如行云流水矫若惊龙,或如力透纸背铁画银钩,亦或如仙露明珠的作品。有些装裱起来挂在了自家的客厅、案头,大部分装裱后按不同内容不同的对象,”馈赠“给了晚辈、同事、亲朋、挚友,以作共勉。

         交谈中,彭老指着他其中一幅临摹王羲之《兰亭序》的绝世墨宝说:”看,同一幅作品中,每一个“之”字的写法都有它的区别所在,这就是书法的美妙之处。2002年,彭老十二指肠溃疡复发,因出血过多两次休克。入院由一位叫徐剑刚的大夫主治,仅十二天就康复出院。为表谢意,他特意创作并撰写了一幅嵌名联“剑锋时砺除顽疾,刚正常怀济世情”,横批;“徐风宜人”,他说;"这个“风”字有自然界的风和医德医风双管之意,然后用写对联的“瓦档宣纸”写成隶书“送给了徐大夫所在的科室,倍受他及同事们的青睐。

        这些年,彭老创作过一百多幅楹联,并用书法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其中有40余幅分别在《武当诗联》《十堰政协》《十堰日报》等刊载,另有十多幅参加了本市和鄂西北五市区,省人大成立五十周年,全省《老人家》杯书法展,其中三幅得奖,另有五幅作品被收入书画集,同时被有关部门收藏。”当然,我重在享受的是泼墨提升的过程。“彭老淡泊地说道。

                                                                                                二

         ” 刚进老年大学时,我对吟诗作对同样是个不着边际的门外汉,甚至连汉语拼音都生疏咬口,听到诗词的格律平仄这些基本东西,就像听天书一样。咋办?学!我买回《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诗词韵典》,以及名家的典范之作,拿出蚂蚁啃骨头的韧劲挑灯夜战,一点点品读感悟。“

        彭老一家四口曾经挤住在16平米的旧房里,走廊当厨房,孩子做作业在马路边,两张床隔块芦席片给一分为二,大人小孩各睡一边,夫妇二人担心影响不良,只好缄默不语,月黑风高夜以手传情,困苦之哀可想而知。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0年的20多年时间里,彭老一家先后搬过四次家,楼层从 1234楼一直搬到6楼,面积也从16平米扩展到100多平米,并有了暖气热水。居高望远高楼丛林,灯火珊烂霓虹闪烁,一派现代化景象不言而喻。感概之余,他特吟七律二首,《忆住房难》和《喜迁新居》,其中《喜迁新居》如是写道;
           幢幢新楼接九天,
           千家万户庆乔迁。
          林间鸟语声声脆,
          廊外花开朵朵妍。
          远望山峦碧浪涌,
          俯观街市玉梭穿。
          缘何归雁绕梁久,
          难觅何方是故园。
         此诗在当年的市房地产杯诗赛中喜获三等奖。第二年,彭老从老年报上看到“中华颂”、“华夏情”两个刊物举办全国老少诗文大赛征稿启事,他又大着胆子寄去了几首。出乎预料的是《喜迁新居》从2512首参赛的诗歌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另获三个一等奖。其中一二三奖共108篇,入围奖205篇,占参赛总数的不到15%。彭老激动地说:“若不是切身经历,就很难抒发出韵味十足的真情实感。

        一天下午,彭老闲着没事,在六堰山工地看热闹,看到挖掘机几铲子就装满了一车土石,遂触景生情又想到了愚公,回家后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幅(首)笔走龙蛇的即兴诗书;“钢筋铁骨悍强身,咧嘴张牙曲背抡。填海开山谁及我,愚公在世也倾心。”

        诗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客观环境和事物。诗在山川河流,田园大自然里,诗在朝朝暮暮所见所闻的现实生活中。只要有心人,处处皆诗文。彭老写诗一般分三个步骤;想到就写,趁热打铁算是热处理。再按平仄格律调整,合仄留,不合换。最后细斟默酌,看哪个字词更有意境更恰如其分,再拿出去集思广益让同行鉴赏甄别。

                                                                      三

       2004年,彭老应在加拿大工作的女儿女婿的邀请,旅居加美9个月时间。临行,他带上自己心爱的数码相机,利用在老年大学掌握的摄影技术,一路走一路拍,一路赋诗作词,一路了解异域风情。先后拍摄了“异国风光集,”其中不乏“飞流直下——世界第一大瀑布尼加拉瓜”,“美国国会大厦”,“白宫',”连接加美两国的彩虹桥“,”湖光岛影“,”秋艳“,还有名胜、人物和野生动物的照片共100多幅。其中”飞流直下“、”彩虹桥“、”费城晨曦“、”秋艳“、”伴侣“等20余幅分别被《十堰人大》、《十堰政协》选登,另有五幅获2006年市老年诗书画影展二等奖。彭老说:“我在拍摄过程中陶冶情操,最大的受益是收获了恬淡静谧清新怡人达观快乐的情趣。”

        他启程时从北京写起:夕阳西下别京城,逐月追星万里行。洋海风云流脚下,醒来不觉抵多伦。“洋洋洒洒二十八字,跨越两个国度,沧海横流气势磅礴,一下子拉近了距离,非朝秦暮楚可及。
       在加拿大,蔬菜的价格比肉还贵,买一斤白菜、菠菜或南瓜之类的大众菜,折合成人民币需要十几块钱。那儿的民居多是独门独院,屋后还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平地,正好彭老还从国内带去了不少菜种。于是,他就让女儿买回铁锹、锄头和铁扒,又从远处运回肥土。农村出生,几十年又分管农业的彭老有了用武之地。除了外出游览以外,每天早晨起床散步2个小时,回家写写书法,看看订阅的几份中文报纸。其次,他就甩开膀子刨土种菜。从4月份冰雪融化到11月回国为止,先后种下白菜、菠菜、茼蒿、西红柿、南瓜、瓠子、葫芦、四季豆等20几种蔬菜。最大的一个葫芦长到了六七斤重,五棵西红柿结了180多个,27斤重。望着菜园碧绿一片瓜果飘香,招揽了邻居、朋友、华人、洋人来往参观赞不绝口。此情此景,又萌发了彭老的创作激情,一首《种菜》落下笔端;
         旅加无事垦荒园,海外整修大寨田。
         翻地施肥精撒种,除虫浇水细摘巅。
         南瓜瓠子竞妍硕,辣子番茄比茂繁。
         春色无边花果累,洋人来往滴馋涎。

       当他搭上从多伦多抵达北京的飞机回国后,俯瞰大地碧水苍穹,顿觉温馨秀丽心旷神怡,一种久别重逢投入母亲怀抱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彭老又在北京落笔;”飞机载我返京城,加美一行耳目新。异域风光虽秀美,唯我中华更宜人。“
        回家后,稍作休整,拿出在加美拍摄的上百幅照片及资料,审视对比回味打捞。2005年仲春,一篇长达8000余字的加美旅游散记,在彭老的笔下破茧成蝶。他把文章从网上传给了远在加拿大的女儿,让她打印出来送给温莎市的 一家中文报纸,并说”发不发无所谓。“没想到三天后,彭老意外接到收悉稿子的《大众时报》的越洋电话说;”文章写得很好,真知灼见细腻流畅,拟刊用,请不要再投其它的报纸杂志。“结果,他们共分六期全文连载。一经发表,在加美华侨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还有人特意把报章寄回给国内的亲属,以示赏析。乘机再动员他们的父母也到加美去走走看看。又  一年后,时任市委副书记的梁伟年在某个会上,听完彭老宣讲的游记全文,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地说;”你这不光是一路风光一路诗,更是一路风光一路情,字里行间浓墨重彩,充满了亲情、乡情、友情、祖国情。“
      
        那日,余晖火红射进客厅,洒在我落座的沙发上、也洒满了酱紫色的整个书桌。听说已到公寓晚饭的时间,我起身和彭老握手告别。望着他展在桌上新挥就的一幅狂草”莫道夕阳短,晚霞更迷人“,灵光乍现,它和我眼前这个八十又四精神矍铄达观活跃的老人一样,正熠熠生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6-1-2 11: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