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318|回复: 1

《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刷爆朋友圈,原是咱湖北麻城.....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1

帖子

8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6-1-5 17: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12 月12日晚,一篇冠名屠呦呦的获奖致辞 《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刷爆朋友圈,正当大家沉浸于屠先生的美味励志.......

12月12日晚,一篇冠名屠呦呦的获奖致辞《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刷爆朋友圈,正当大家沉浸于屠先生的美味励志 “鸡汤”文,感动得七零八落时,坊间立马有文章出来辟谣,称此乃托伪之作。
a1.jpg


这些文章从各种角度分析证伪:有人按惯例分析, 12月10日的“诺贝尔奖颁奖礼”上,压根没有诺奖得主的演讲环节;有人据事实推测,屠呦呦由于身体不好,连吃饭都没有跟瑞典国王、其他诺奖得主一起在主桌,怎还会发表如此长的获奖致辞呢?…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其实,如果你仔细研读这篇声情并茂、文采斐然的获奖致辞会发现更多的内容漏洞和不合情理之处。继续溯源,我们看到,原文的作者在写作伊始,就已声明只是模拟获奖当事人的身份来写这篇获奖致辞的,此乃“民间版本”。

a2.jpg

晚报君何以如此言之凿凿?

请看深扒!
此乃原文标题

a3.jpg

再看看朋友圈标题

a4.jpg

最最最重要的是,
晚报君已找到
“民间版”致辞的原作者!

a5.jpg
(图为项俊平)

他是项俊平,湖北麻城人,现在武汉工作,就职于某内部期刊,平常爱好写诗,90年代曾经是中国小有名气的诗人。今年11月他以“一个倾听者的声音”为名在“搜狐自媒体平台”上开了一个账号,目前总共写了46篇文章。其中,就有《“屠呦呦”获奖致辞:感谢青蒿和四个人(民间版)》。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民间版获奖致辞被各大新闻网站和个人博客疯狂转载,甚至遭到抄袭和剽窃。

晚报君联系项俊平时,他一直诚恳表示此文只是想表达,一位普通老百姓对中国首位获诺奖科学家的崇敬之情,不料网络传播如此不受控,以致现在网上广泛流传的版本让他颇有故意冒充屠呦呦发获奖致辞之嫌,他心里十分恐惧和不安。


a6.jpg
   
原文标题遭删改致误解

这篇致辞最先发表在搜狐自媒体平台上,就在其账号“一个倾听者的声音”名下,文章原标题为《倾听倾听青蒿素的“倾诉”》。

文章发出后并未获得太多反响,项俊平依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细想之下,换掉原来的标题,删去前面的引言,借用屠呦呦的名义,将标题改成了 《“屠呦呦”获奖致辞:感谢青蒿和四个人(民间版)”》一文。

a7.jpg

来看看被作者删去的引言:



北风呼啸。
青蒿呦呦。
叶落,茎直。

枝与枝碰撞的声音,铁骨般铮响。

谦卑、执着、坚忍、沉默、朴素的青蒿,是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屠呦呦的缩影。

诺贝尔奖从天而降,质疑声充斥耳畔,活生生地打破了一位85岁医者晚得的宁静,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观。

面对争议,屠呦呦选择沉默。

屠呦呦的际遇,令人不寒而粟。

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度,需要个人英雄的辈出。

一个百花怒放的大地,需要一枝独秀的风景。

青蒿呦呦。赤子忧忧。

一介草民,使出草根的力量,以“屠呦呦”的名义,写下了一个民间版的获奖感言。




删去引言,换过标题的文章发表后,国内许多新闻网站、个人博客和官方微信纷纷转发该文,阅读数轻松破了“100000+”。 大部分转载者都“忽视”了文章的两个关键因素——带引号的“屠呦呦”和“(民间版)”,加之网络阅读快速浏览的特性,许多人便误以为此文就是屠呦呦的获奖感言。

a8.jpg

   
只因对自然科学家心怀敬畏

创作这篇获奖致辞的初衷源于原创者自幼对科学家的敬畏之情。

采访中,项俊平透露,自己在读书时代数、理、化一直是弱项。在 1978年的高考中,以数学“0”分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大学梦。高考时的缺憾,便自此化作了对自然科学家的真心崇敬。

屠呦呦作为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让项俊平感到由衷骄傲。

“谦卑、执着、坚忍、沉默、朴素的青蒿,是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屠呦呦的缩影。”——这是作者眼中的屠呦呦。

“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度,需要个人英雄的辈出。”——这是作者对屠呦呦获奖的态度。

12月10日在卡罗琳医学院的演讲中,屠呦呦用绝大部分时间回顾青蒿素的发现历程和研究方法,并阐述其在生理学和医学领域的历史价值。项俊平觉得这演讲成了一次关于科学问题的学术报告,“太学术了,大众读不懂”。

于是,网上流传的《“屠呦呦”获奖致辞:感谢青蒿和四个人(民间版)》就这样诞生了。

12月11日下午,项俊平以屠先生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发表的《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主题演讲为蓝本,花两个小时撰写了这篇“屠呦呦”获奖致辞,模拟、尝试用感性的文字赞美青蒿和青蒿素背后失败了191次的人。

“屠呦呦获奖致辞”仍在持续“发酵”,因担忧自己的鲁莽和妄为,给屠先生带来麻烦、误解和伤害,12月13日,“一个倾听者的声音”借助“搜狐自媒体平台”,通过《屠呦呦:您的别名叫青蒿》一文,公开向屠呦呦真诚致歉,并坦诚地公开了自己的姓名:项俊平。

为何选择模拟获奖当事人的身份表达敬畏之情?

项俊平表示:“单纯的赞美,可能唯美,但一定很空洞,我想聚合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自己擅长的写作方式,把自己敬仰、崇拜的中国科学家表达出来。”
来源:武汉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6-1-6 15: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