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最热门的话题是啥?祖国妈妈喊你回家生孩子咯! “二胎奖,一胎罚,丁克不育都该抓”、“生男生女都一样,不然儿子没对象”、“怀上来生出来养起来,就是不能打下来”…… 据说,10月29日的夜晚是建国以来男士们最累的一晚上…… 据说,冈本的股价跌了…… 直至今日,朋友圈和大小公号依旧被“二孩“话题稳稳霸占。时不时有粉丝发来:糕妈,你还生不生?你还生不生?你还生不生?重要的问题真的要问三遍吗?“生”还是“不生”,这场拉锯战继“单独二胎”政策后再次开启。 其实生二胎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我的朋友居住国外,自己亲带两孩子,她曾和我们开玩笑说:没两三个孩子,你都不好意思去老外家做客!
“或许你们真的根本不知道,孩子多需要一个伴儿,这个伴不是父母,而是手足。一个可以和他对话,和他争吵,和他读懂童年语言的伴。”说这话的时候,朋友的眼神里满是自豪。
生两个,他们彼此爱着对方,学会分享谦让,一路相依扶持,光想想,还是挺美好的。
当我们还沉浸在“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个兄弟姐妹"的美好臆想中,那些反对的声音又把我们拉回到赤裸裸的现实。
“不生不生不生,一个男孩就够折腾了,我可不想陷入到第二个轮回!”
“养房养车养四老,外加两个小屁孩,这得多大的压力啊,国家帮我们养吗?”
说起二胎,许多妈妈都表示“想,但不敢”。
我跟糕爸讨论过,很多人不生二胎的第一大困难是来自“养不起”。别说穷养富养的,现实面前,谁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咱不说别的,看看周围,很多经济条件不错、符合政策的家庭都养育了二胎(也包括很多事业上非常拼的成功女性和女明星)。
排名第二的难题则是“没人带”。
“早就想要了,无奈没老人帮忙带,又信不过育儿嫂,自己一个人怕hold不住。”
“我妈帮我带老大已经带出一身病了,怎么忍心再让她带一个?”
“就算有老人帮忙,早教、幼儿园、亲子陪伴这些父母要干的事情一件不少啊,两个娃都是双份的!”
没人帮忙带孩子的辛酸真的只有自己带娃的才知道!家里的老人靠不上,外面请的保姆又贵又不靠谱,虽然好想再生一个,但想想全是泪+累啊!
在单独二胎开放时,我就问过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她的回答略显无奈:“我喜欢孩子,但是我心真的有点累。”其实,很多女性本身是支持二胎的,金钱的压力在他们眼里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她们到底在怕什么?我的这位朋友和我说:生小孩,对女人的生活改变是巨大的,而对于男人,基本没有多大改变。
这是摆在女性面前的第三大难题:失去自我。
不说十月怀胎的艰辛,自孩子呱呱坠地那刻起,你便一刻无法安宁。孩子出生后,喂奶换尿不湿,一夜起来N次,睡眠不足,精神恍惚,次日还要神采奕奕的陪伴孩子玩。孩子睡了,打扫洗衣做饭样样不能少。不甘心错过孩子成长中的各种美好,辞了职呆在家,这一陪,至少三年吧。
熬啊熬,孩子终于入园了,你能忍受再生一个孩子一切重来吗?对一个女人而言,二胎意味着将失去几乎所有自己的生活,她们可能再也耗不起这样的时间。好不容易能出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社会对我们宽容吗?
闺蜜的公司里,几个女同事接连传出二胎怀孕的喜讯,然后开始了每天都有人请假的局面,老板急了:允许你们此起彼伏,但是一定要此消彼长。
后来她们公司招人,老板强调:女性求职者投递简历的时候最好问问她们是否要二胎,如果肯定要生的,那就尽量委婉拒绝。
可以理解,二孩政策放开后,老板的内心一定是在滴血。可不是,本安耽上班的女职工,又开始蠢蠢欲动,如果大家都回家生孩子,企业要自己找人补缺,人力成本增多;女性生育期间受法律保护,企业不能终止用人合同,产假期间的工资得付啊,这样一来企业就会遭受损失。所以有专家预测,全面二胎政策放开后,女性找工作会更难!
国家如果不出台相关政策,企业和用人单位将更加不愿意招收女员工,一胎已经让很多企业对女员工避之不及,现在又来二胎,那画面太美简直不敢看。
“全面二孩”不管是众望所归,还是凭空炸响雷,在鸣锣呐喊之后,还是浮出了一个问题:有没有问过实际买单的女性?现实常常逼着她们在事业和孩子之间做单选题。不被工作抛弃和惩罚本是一种幸运,可道德舆论却对职业女性形成压力;放弃工作吧,回归家庭,又没人保障她们的任何权益,如此进退两难!
“全面二孩”的背后,是不是真的缺失了什么?或许,国家强有力的生育福利政策,社会文化观念的平等转变,才能让女性走出“想生却不敢生”的尴尬窘境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