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邹洁
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往年这段时间,各种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都在拼命宣传,“揽储大战”硝烟四起。但记者采访中发现,今年投资者盼望已久的“节日理财”产品,却迟迟不见推售,岁末理财的声势显得有些微弱。但在这种背景下,P2P理财(P2P理财是指以公司为中介机构,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却一枝独秀,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势头,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银行基准利率下调 余额宝收益创新低
“两年前我往卡里存了几万块钱的定期,今天到期了来取钱。”昨日下午,正在中信银行取钱的徐阿姨告诉记者,现在银行存款利息这么低,钱存里面不划算,自己准备让孩子帮忙找别的理财方式。
去年,央行5次降息,固定收益理财市场收益率权限下降,若算上2014年底的首次降息,一年期基准利率从过去的3%降至目前的1.5%,少了一半。按照基准利率计算,同样10万元存一年,利率直接少1500元。超低的利率让银行流失了大量存款,即便是额外赠送价值不菲的礼品,也挽不回储户的心。
除了银行,曾经备受瞩目的余额宝也风头不再。数据显示,余额宝最近七日年化收益率仅为2.688%,创历史新低。“以前我是把余额宝当成在线账户的,存里面的钱比银行账户还多,现在一般就放几百,够日常网购的开销就行。”市民李先生说,余额宝收益率从最初的6%降至4%,到现在的不足3%,吸引力大大减弱。与其说是一款理财产品,倒不如说是消费钱包。
对此,理财顾问何先生表示,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遭遇了诸多“挫折”,但其规模仍远远高于“宝宝”军团,2016年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仍不乐观。因此对投资者来说,未来一段时间的银行理财策略,应是宜长不宜短。对工薪阶层来说,如果每月资金流入量不大,那么就需要有一笔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这部分钱放到各类理财“宝宝”里,随时可用,收益也高于银行活期。
P2P理财势头强劲 用户趋于年轻化
“跨年夜在家里刷红包,刷出来一个挖财宝赠送的18888元本金红包,试用了感觉收益还不错。”刚刚大学毕业的李小姐告诉记者,2015年12月31日晚上她刷到红包后,因为不熟悉该网络平台,还特意查询相关信息确认其安全性,之后便注册进行了试用。“虽然套现不够及时,但收益跟一般产品比起来还是非常可观的,后续我会继续使用看看。我还跟身边的朋友推荐了,他们也很感兴趣。”
随着P2P行业的不断发展,投资门槛低、收益高、用户体验佳等因素,使得P2P理财受到越来越多年轻投资者的认可,以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90后最为积极。第三方机构“网贷之家”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P2P成交量达9823亿元,同比增长288.57%。就湖北本地而言,2015年全年新增平台数就有90家。
去年12月28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正式发布,明确了底线监管原则,对行业准入实行备案登记管理。
业内人士称,监管细则的出台,对P2P行业的发展是重大利好,但是中国信用数据体系基础薄弱,央行的征信系统只覆盖了不到总人口25%的份额,借款人重复借贷不容易被甄别,因而,平台目前不具备征信查询、企业信息识别、风控信息提示、评级等功能。
因此,投资人不宜“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投资前,首先要做好背景调查功课,选择实力雄厚、风控能力强的平台,确保贷后能按时拿回本金并获得收益,再来对产品预期收益率进行比较,谨慎投入资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