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无烟 于 2016-1-7 16:26 编辑
看《芈月传》学历史 ——商鞅变法强秦缘何反遭车裂极刑 上学的时候,历史课不是很好,看《芈月传》还可学历史。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确立封建地主经济为主,同时保护小农经济;确立十八级军功制,一举废除贵族世袭的特权和限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实行“连坐法”,一人犯罪,亲族遭殃,此法让人望而心惊,堪称恶法。 商鞅,公孙氏,名鞅,出身于一个小诸侯国卫国的没落贵族家庭,所以也称卫鞅。商鞅才华横溢,而且他极具辩才,很有远见卓识满腹经纶的商鞅在卫国并不受待见,因此毫无用武之地,一直郁郁不得志。而此时的秦国渴望一圆其做了很久的强国梦,秦孝公赢渠梁广发求贤令,急欲招纳列国贤才助秦快速崛起。在秦孝公求贤令的感召下,商鞅离开卫国来到了当时被公认为是边鄙蛮荒之地的秦国。商鞅因变法助秦一圆强国梦而居功至伟,被秦孝公封为大良造。 第一集商君的出现:不遗余力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赢渠梁薨去,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赢驷,也就是那位曾因犯法而连累师傅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驷。商君为秦相时执法过于严厉,特别是设“连坐”之法,虽为战时之法,但早已引起秦国贵族的普遍不满与怨恨。秦孝公卒后,商鞅的靠山崩塌,太子嬴驷上位,他的老师公子虔、公孙贾的门徒们为报主人遭“割鼻”酷刑的宿怨,诬告商鞅企图谋逆,秦王于是派官吏率兵前去商君封地拘捕他。商鞅早知有此一劫,本打算逃往魏国避难,谁料魏人因公子昂曾中其计导致全军覆灭而拒不接纳他。商鞅欲逃不能,万般无奈下,只得硬着头皮返回秦国。他返回秦国后即被秦人活生生五马分尸。一代登高望远的大改革家,深谙权谋的大政治家、法家,落得个身首分离的悲惨下场。 当看至32集才明白秦王与商君的恩怨。秦王生辰日,王后在椒房殿率众后宫为秦王庆生,但商君去世之日就是秦王的生辰,秦王不过生辰,每年生辰都去他的墓地拜访,所以秦王谢了王后的好意,当众叫了芈月陪他去后山见一位故人。秦王从未向任何人提起,告诉芈月事关重大,切不可向外人提起。王后很想知道秦王的故人是谁,但芈月只字未提,王后纵是百般恼怒,但也无可奈何。 秦王在北山商君墓前感言:自君之后,世上再无一人可与商君比肩,秦王一直以为公孙衍能做他的再一个商君,但没想到他逃离秦国,与秦王渐行渐远,当初他离开秦国的时候,也怀着满腔恨意。但商君是秦王终身的仇人,也是他终身的恩人。商君刻薄少恩,行事极端,功高震主。当年秦王还是太子的时候不慎犯错竟连累太傅受了鼻型。秦王继位若不重罚商君,这大秦的天下岂不是商君的天下?所以秦王借他的脑袋立威,制住老世族内乱,缓解诸国相逼的压力,也让秦王有了周转腾挪的天地,商君也算死而无憾,该含笑九泉。 秦王恨的是商鞅这个人,然而对商鞅新法却全盘采纳并继续弘扬,在由商君亲手制定的秦法鼎力加持下,秦国的崛起和强大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大潮,最终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