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405|回复: 1

[时事评论] 东角山:竹下清泉流 古刹落日晖(一)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89

主题

1819

帖子

274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47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1-7 17: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孙惠兰 文 朱昶俊 摄
翠竹成片挺拔秀丽,百年古刹隐匿其中,风景秀丽的东角山,拥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2013年,登山小道修建完成,这座融自然景观和人造景点于一体的青山,吸引了大批登山爱好者前去。未来,这里还将着力打造集“享城市休闲、访革命旧址、看民居文化、品有机蔬菜、观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产品。
龙嘴吐水预知天气   暗泉溶洞迂回曲折
近日,记者一行从市区出发,沿着106国道驱车一路向东,来到东角山村。沿着东角山村新屋湾背后的山路前行,一路上,四周树木郁郁葱葱,极具生命力。
山旁,一条小溪清澈见底,流水潺潺。一位洗衣的妇女边捶衣边介绍说:“溪水是从山上的洞里流出来的,之前有人从龙洞倒进去两筐稻壳之类的农作物,过了一段时间,稻壳就从这个洞口漂出来了。”
村民曹华告诉记者,妇女口中的龙洞,位于靠近东角山上庄湾后背山的半山腰上,那里有一个溶洞,因经常有一大股水流从洞中涌出,像龙嘴吐水,所以人们将此溶洞称作龙洞。
“如果村民想知道天气情况,龙洞可以提前预告。”曹华说,上个世纪70年代前,每逢天要下雨的前两天,洞内便发出“隆隆”的轰鸣声,紧接着水流从洞口源源不断地流出,时长约半个小时,场面颇为壮观。后来因周边矿山开采,不间断地抽取地下水,导致龙洞干涸,龙洞吐水的壮观景象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据了解,东角山景区里溶洞众多,目前已探明的有6处。洞内到处都是方解石结晶、石钟乳等,光泽剔透、形状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东角山村村支书曹茂丁指着路边一个镂空的石头说:“看,这块石头状如拴牛桩,无意间成了村民们天然的帮手。”
记者看到,在一面寸草不生的山坡上,保留着成片的类似水流状纹路的石头,宛如一个个牛脚印。曹茂丁说,山的东面也有一处长达600米的山石,呈现出水流常年冲刷的痕迹,多年前,那里应该是瀑如雪帘垂挂。
当天,记者一行试图探寻溶洞,但因附近荆棘遍布,灌木丛生,不得不作罢。
百年古刹隐匿山林  翠竹环绕空气清新
“好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一根根翠绿的竹子挺拔秀丽,婀娜多姿,一座黄墙红柱的寺庙隐匿其中,四周垣墙拱卫。原来,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半山腰。此时,记者身上已微微冒汗,呼吸着林中新鲜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
寺庙门口右侧的碑文记载:“云封古刹是佛教寺庙之一,位于大冶市大箕铺镇东北方东山之上的金竹尖。山势虽峻险而难登,然佛灵则显应。是故自明朝万历元年我曹氏东庄始迁祖元贤公始建以来,信徒日众,香火日盛,以至屡坏屡修,影响极大。此庙既是教徒拜佛之所,也是现代革命志士活动之地……大革命失败之后,又遭到国民党的破坏。因此,一九四八年我们又利用曹氏修谱余资予以重建……”
曹茂丁介绍,云封古刹曾是一座书院,是曹氏贵族子弟读书修身的场所。关于它的历史,民间却另有传说。相传在明朝,曹氏的一位太公在朝廷当大官,因犯了一个大错,导致要株连九族,后来他逃回老家隐居。一天,他行至东角山半山腰,只见翠竹环绕,环境清幽,感觉此地风水甚好,于是修建了一座书院。期间,为了尽量让更多的曹氏子孙不受他牵连,此太公私下要求西曹的后生们降低五个辈分。
“东角山下以曹姓居多,又分东曹和西曹。从那以后,西曹的人一直就比东曹的辈分小。”曹茂丁笑着表示,若是外人到此,对着当地村民喊一声“曹师傅”准没错,而所谓“三十里不间(jiàn)曹”也是这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6-1-8 07: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