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103|回复: 0

一张蓝图描绘全域孝感美好前景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20

1万

主题

13万

帖子

15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50037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6-1-8 12: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二五”的五年,是孝感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五年。按照“全域孝感”的总体规划,我市切实加大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加快孝感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县城和重点建制镇,强化村庄发展规划管控,奋力迈出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步伐。全市城镇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一幅描绘全域发展的美好蓝图正徐徐展开。

    城镇空间格局确立:纵横交织构建“1531”发展体系

    “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打造‘湖北的苏州’,建设‘魅力孝感’……”曾几何时,这个目标为我们描绘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奋斗方向。如今,随着“全域孝感”总体规划的实施,它的脚步也愈来愈近。
    2015年12月1日,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在孝感召开,省委、省政府动员全省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借鉴孝感的典型经验,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强化规划引领,将全市8910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编制实施“全域孝感”总体规划。
    纵向打通市县乡村四级规划,把云梦县、孝南区1687平方公里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形成1个城市带。全面完成5县市总体规划修编和30个重点镇、100个示范村规划编制,形成了全市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1531”空间格局。
    横向打通专项规划,深化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22项专项规划,坚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设施“三个优先”,使规划覆盖层级更广,提升了总体规划执行的项目化水平。
    截至2015年,市域城镇人口达280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预计可达55%。

    做大做强龙头:主城市带功能配套日臻完善  

    近年来,我市每年都要吸纳1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个数据,成为了孝感加快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强大引擎。
    为壮大城镇的规模和实力,强化中心城区对人口的集聚能力和吸纳能力,加快孝感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步伐,“十二五”期间,我市东进南拓,分别跨越槐荫河、老澴河向东、东南发展,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面加强孝感主城区、东城新区、临空经济区、南城新区、云梦城区、生态文化旅游区六大功能组团建设。
    强化主城市带,提升完善老城区功能,打造市域城镇化的磁力中心,建设十大功能中心,包括以星河天街等城市综合体为平台的购物中心,东城以一医院、东南医院为板块和南城以妇幼、防疫、卫生保健为功能板块的医疗中心,以城际铁路为载体的交通集散中心,以及金融中心、创业中心、物流中心、文化中心、福利康复中心、娱乐中心、职教中心。规划建设十大内联外畅工程,打造半小时通勤圈,提升城市区位,包括孝汉应高速、云孝大道、乾坤大道东延伸段、孝汉大道打通工程、陈天大道等。规划建设十大生态及环境工程,增强生态承载力,提高城市品位,包括槐荫公园、老澴河改造、邓家河公园、八一水厂等。规划试点24城市新社区,落实先地下后地上,先造景后建房,先还建后开发以及社会管理服务同步配套要求,释放规划红利,增强市民获得感。

    坚持擦亮特色:县市和重点镇提速发展   

    依托“一主带两翼”,孝感坚持擦亮特色,以生态为根增强城市吸引力,以文化旅游为魂增强城市感召力,以民生为本增强城市亲和力,不断推进城镇空间结构优化。
    在主要城市板块两侧,充分发挥汉川、应城、安陆三市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壮大汽车机电、轻工纺织、盐磷化工、食品医药、金属制品等优势产业,形成产业翼;充分利用孝昌、大悟两县的林、果、茶等特色农产品资源、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工业、生态农业、林特产品加工和特色旅游业,形成生态翼。
    “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加大促进周边城镇同市、县城区的融合发展,结合其自身的地域区位、道路交通、经济发展、人口聚集方向等情况,制定重点镇和一般建制镇规划,实现乡镇集镇发展规划全覆盖。明确各集镇的发展定位,或推进工矿型小城镇建设,或着力建设商贸型小城镇,又或是发展特色旅游小城镇,坚持“一镇一业”、“一镇一特”,建设特色鲜明、产业兴旺、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新型小城镇。
    同时,以推进沉湖镇“四化同步”系列规划为抓手,彰显“有山有水有乡愁的规划”理念,完成30个重点镇的规划编制,大力推进国家级重点镇和列入省“百镇千村”工程的小城镇建设,加快30个市级重点镇建设发展,推动重点镇建设规模、基础设施、产业支撑逐步达到小城市水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接近城市化标准,成为辐射周边的重要人口和经济集聚区。
    截至“十二五”末,5个县(市)城区已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中等城市,新型小城镇和重点镇建设欣欣向荣。

    扭转无序建设局面:村庄规划步入规范化管理

    为进一步优化村庄规划布局,构建农村建设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协调和一体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根据村庄发展基础和条件,按照“城镇新社区、宜居中心村、一般限制发展村、严格限制发展村”四类,对村庄发展进行分类指导,明确每个村庄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长短结合,强化规划管控,有序推进各类村庄建设发展。按照中心村有序集并、自然塆综合整治、部分区域限制发展的思路,明确全市2.4万多个村塆发展方向,实行分类指导,避免无序建设。
    同时,重点抓好全市100个示范中心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明确村庄发展类型,加强指导督导,突出发展特色,创造先进经验和典型,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
    为提升规划水平,我市规划设计院资质成功升级“双甲三乙”,成为全省第4家、全市首家。修订了《孝感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围绕山、水、田、林、路、房等要素,加强规划引导,开展生态人居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景观提升和乡村文化繁荣四大行动。探索规划师派驻乡镇制度,破解城乡资金、用地、人才等发展难题,尊重群众意愿,发展生态经济,推广鄂北民居,营造荆楚风格,突出地方特色,挖掘地缘文化,初步形成指导全市、统筹城乡的规划技术体系。

    记者手记

    谋定后动 规划先行   

    城市建设的方向、目标、标准、步骤、重点、方法是什么?问一百个人可能会得到一百种回答,此刻,就显出规划的重要性来。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高瞻远瞩的城市规划,可以让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事半功倍;而低端短视的城市规划,往往会让城市发展付出高昂的代价。
    谋定而后动,让规划走在城市发展的前面,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和发展,是近年来我市在经济下行压力中谋求崛起的主线之一。只有把握好规划这道“关口”,我市城市建设才能思路清、目标明、定位准,实现真正的“蝶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