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274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本报记者 潘雪君 文/摄
当别人遇到困难,他会主动上前帮忙;当自己富裕了,不忘带领相邻致富。他就是陈贵镇欧家港村的杨从进。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说,传统的美德需要代代相传,从细微处做起。
热心快肠 帮助遇难者家属打捞尸体
2013年3月25日,天色蒙蒙亮,陈贵镇欧家港村的河边就围满了男女老少,只见一辆蓝色摩托车在水中露出一半,岸边还留着一部手机。显然,这里发生了一场事故。
由于天气寒冷和农村人的迷信思想,没有人愿意在大清早进几尺深的冷水里去搜救。此时,循着哭声望去,欧家港村杨言皆湾村民杨从进发现,再往下游两百米处有一位五旬的老汉抱着水里的尸体正在失声痛哭。杨从进见状,毫不犹豫的脱下鞋子和衣服,纵身跳入水中,抱着死者一步一步艰难的走上岸,随后把摩托车也打捞了上来。“当时就什么也没想,只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杨从进称,即便他与死者非亲非故,他也无法眼看着一位老汉在这样寒冷天气里就这样泡在水里。失去至亲本就让人哀痛不已,万一要是老汉的身体也出了什么事儿该怎么好。
把死者运至岸边后,等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杨从进又忙前忙后,安排人运木料,买雨布,自己动手挖土坑,就地搭起一个简易遮阳棚,让死者亲属有个落脚的地方。从早晨一直到下午,整整八个小时的时间,杨从进的身影就没有消失过。
不认识杨从进的村民看到他一直忙前忙后的,还以为他是死者的亲属。所以村里人都觉得他很好。杨从进说,“这些事我不做也总得要有一个人来做。”
乐于助人 用行动彰显品质
“谁要是有困难,只要是他能帮的,就肯定不会袖手旁观。”说起杨从进,杨言皆湾的村民是这样评价的。村里哪家办喜事,哪家有难处,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怕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遭遇危难时刻,他也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2012年10月底,一场大雨过后,杨从进骑着摩托车去自己承包的稻田里查看水情。当他行至村里杨胡公路时,远远就发现路边躺着一个人。加快油门赶过去后才发现,原来躺在路边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老人全身湿透,头发散乱,躺在地上不断呻吟。原来,老人是湖南人,只身一人来到大冶寻找亲人。由于对路况的不熟悉以及语言的不通,她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后,又累又饿,加之淋雨,这才昏倒在路边。杨从进听完后,二话不说就把摩托车锁好停在路边,将老人扶起往自己家里走。回到家后,杨从进和妻子烧了一锅滚烫的热水,给老人洗了个热水澡,还做了一桌可口的饭菜。老人清醒后,感动不已。
“后来很多人问我,当时就不担心她是电视里放的诈骗那种人吗?”杨从进称,自己在那一瞬间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最终还是愿意选择相信老人是真的有困难。“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所以我还是愿意去帮助他人。”杨从进说,自己所在的村里一直留传着互帮互助,且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
开垦荒地 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别人有难时,杨从进及时出手相助,在创业过程中,杨从进也不忘大家的利益。2010年,本来一直在外打工的杨从进,因为离乡多年,感觉到前途渺茫,因此决定返乡创业。
返乡后的他在家呆了足足两个多月,期间他发现由于当初的“打工潮”,村里的农民都外出打工了,导致田地都荒废了,无人耕种。于是他向不少朋友请教,最终决定开荒种田。“由于土地太久没有人耕作,有的杂草都长到两米多高,中小型的农作机器无法运作,只好找来大型机器。”杨从进说,由于田地荒废的太久,只得花大价钱请大型机器来开荒。
因为没什么经验,杨从进在开荒后的第一年仅种了两百多亩的水稻。在掌握了技术以后,每年稻田的面积都在不断扩大。如今,杨从进的稻田面积已经达到五百三十多亩。杨从进说,“下一步,我希望利用自己的技术、经验来吸引更多村民加入进来,大家一起把地种好,走上致富之路。”
2013年,杨从进被评为我市“最美居民”,并由我市市委宣传部颁发了荣誉证书。2014年村委会选举的时候,杨从进被选举为村委会副主任。如今,说起杨从进,村民们纷纷举起大拇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