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大道综合整治进度时刻牵动着荆门市民的心,其中6处人行过街设施更是引人关注。昨日,荆门晚报记者从象山大道综合整治项目指挥中心获悉,海慧路口的人行地下通道已于15日破土开挖。开挖后发现该区域地下管线复杂,需要与多部门协商迁改方案,目前正在为供水管道迁改做准备。 首先迁改供水管道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海慧路与象山大道交会路口,看到前期半封闭的围挡已经完全封闭起来,围挡内的水泥地面已被挖开。据象山大道综合整治项目负责人皮瑞作介绍,目前在西北角和西南角分别挖了近10米的探槽,揭开地面结构层后,发现地下管线复杂。 “地下有供水、燃气、雨水管道和一部分通信缆线,地上还有电力缆线,为不影响市民生活,这些管线必须先做迁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皮瑞作介绍,目前正在与供水部门协商供水管道的迁改方案,待方案确定后,下一步将首先进行供水管道迁改施工。 地下通道呈“井”字型布局 海慧路地下人行通道,位于象山大道与海慧路交汇处,建筑面积约3435平方米。 根据规划方案,海慧路地下人行通道采用井字型布局。也就是说,无论行人从哪个方向、哪边的人行道上走,都有对应的通道出入口;地下“口”字形的通道,净宽6米,相当于地上的四处人行横道,行人从地下通行,不会影响平时的行走习惯。 为满足市民通行需求,通道的每一个交叉口均设置一个坡道和一个梯道,其中梯道是由楼梯和自动扶梯组成,梯道出入口净宽均为6米,坡道出入口净宽均为4.5米。共8个梯坡道出入口。 施工时间长、难度大 海慧路口人行地下通道是象山大道6处规划人行过街设施之一,也是最先开工的新人行过街设施,同时还是整个象山大道综合整治工程的核心工程。 “在管道迁改完成后,我们将进行竖井施工,之后采用浅埋暗挖的方式打通四条纵横向主通道,最后进行通道出入口施工。” 据施工方项目副经理潘成港介绍,这样施工的好处是施工期间,不影响路面的交通运行,缺点是施工难度更大、时间更长。“这也是选择在这里最先开工的主要原因,它是影响整个工程时间节点的关键点。”按计划,海慧地下通道将于9月10日前全面完工。(荆门晚报记者 李晓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