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333|回复: 27

荆门城区竹皮河清清流水哪里去了?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6-1-21 01: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6-1-21 17:42 编辑

                                            荆门城区竹皮河清清流水哪里去了?
                                                 李勋明
      竹皮河是荆门城市的母亲河,它发源于荆门城西西堡山和圣境山,总长约50余公里,属汉水流域。民国以前的荆门城北有浏河缠绕,南有竹皮河环护,中有金虾河穿城,还有象山东簏的龙、蒙、惠、顺四泉补水,即使是枯水季节,城区竹皮河段平均也有近2立方左右流量。清初大德知州舒成龙在来龙桥、南薰门、升天塔附近建三闸抬高河水位,使荆门古城河道常年保持了清清流水。
      荆门城区上游承雨面积为90.5平方公里,相当于7个凤凰水库(13平方公里)承雨面积。然而近几十年来,竹皮河水涸竭,南桥塔影不在,金虾河道消失,昔日女人们在河边洗衣,男人们在河里捕鱼,鸭儿们在水上游荡的情景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竹皮河自然流水哪里去了呢?
      一是全球气侯变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保水能力下降。根据笔者实地调查,荆门城西竹皮河流域约有3万多亩山体梯田因水源减少而荒芜,140多口小堰塘干涸,130多处老屋场因缺水而废弃,2千多山民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逐步举家迁移下山栖居。
     二是雨水不均,地下水位下降,使象山东麓的龙、蒙、惠、顺四泉以及襄沙化工厂泉口、千佛洞品泉、龙滩沟、天坑、九龙谷、海会沟等常年泉水减少或断流。根据史料和水文资料记载,象山四泉原来日平均出水约3千多立方,近三十年来下降不到2千立方。另外,原襄沙化工厂和六0五所打井取水和开山炸石也影响了泉流水源,更使西堡山自然生态和水土保持遭到严重破坏。
      三是人为拦截:目前在城区竹皮河、浏河上游有6个10万方以上水库(金泉、石滚冲,牛尾巴,鹰子岩,魏桥沟等),5个万方以上的大堰。拦截城市竹皮河承雨面积约六十平方公里,而且这些新兴水库堰塘均超承雨面积设计,如果不是二十年一遇特大洪水基本上不泄洪。根据水文资料记载,城区竹皮河过去常年平均流量约2.5秒m3, 现在几乎已无自然来水。
     另外,漳河四干渠又拦截了城区千佛洞、虎牙关、天鹅池、象山、白龙山、青山以及泉口街办以北约8平方公里承雨面积,总来水量相当于一座小型水库,而所截之水北流或供城市工业用水,并未泄入竹皮河。
     在防洪方面,由于四干渠城区段好像只有苏畈桥一处泄洪闸,满足不了城区特大洪水。如1987年8月8日,城区陡降暴雨236毫升,使四干渠两处决堤,冲毁城区大量房屋,直接经济损失700余万元。
     总之,荆门城区上游的90多平方公里承雨面积,被人为拦截了约70多平方公里,有些水库堰塘根本没有发挥灌溉效益,如石磙冲水库库容117万立方,因库内地质为青石结构,不易保水,蓄水几乎全部渗漏入地,水库不仅形同虚筑,反而拦截了5.5平方公里承雨面积。
     另外根据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记载,民国以前城西百分之六十以上山体为茅草,而近50年来,由于全球气侯变暖,雨水不均、茅草频临绝迹,取而代之的是灌木林。灌木根系比茅草根系深,吸收雨水也比茅草多,加之青石山(石灰岩)不保水,渗水性强,若不遇大雨,山体几乎不动流,更降低了竹皮河水量。
    竹皮河孕育了荆门古城的千年历史和文明,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让竹皮河“哗哗”清流再现,值的我们认真探索。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28

主题

3627

帖子

5310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1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6-1-21 09: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李总;应该不应该分段筑坝蓄水(硬是格老子蓄大卡水)?一湾清水穿城而过,好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

主题

84

帖子

9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6-1-21 1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竹皮河作为荆门的真正的“母亲河”,演变到目前的状况,特别是源头、上游市区段,个人认为政府应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4

主题

1510

帖子

1756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756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6-1-21 13: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先保证工业用水。一声叹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

主题

803

帖子

82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2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6-1-21 16: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干渠每年向文明湖补水很多,具体流量不知,从文明湖长年向竹皮河排水,我想文明湖的水还是可以稍加工后就可饮用了的。自来水厂就在龙泉中学北挨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915

帖子

366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66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6-1-21 16: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禁止采石多栽树,恢复植被。像是曾庙村四组原来是四季泉水长流,自从搬来了几家建材厂子,泉水成了涓涓细流,水库里的水都是黑曲曲的,我都好多年没下水麻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6-1-21 17: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sijiabei 发表于 2016-1-21 09:35
请问李总;应该不应该分段筑坝蓄水(硬是格老子蓄大卡水)?一湾清水穿城而过,好不好??? ...

清初大德知州舒成龙在来龙桥、南薰门、升天塔附近建三闸抬高河水位,使荆门古城河道常年保持了清清流水。城区竹皮河应分段抬高水位,水面宽度不得少于15米,深度不得少于1.2米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6-1-21 17: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直隶州志〔带河金虾〕金鰕河在州城内。明正统间,穿城作渠,曲折环绕,厥形如带。尝有金鰕出游,光彩照耀水中,它水则无,亦异物也。河源西郊外天心堰,入注河内,绕凤凰台、城隍庙,至高家桥,旋转北门左而出。昔此河疏通时,科甲联绵,人民殷富。淤塞之后,景物萧条,人多灾患,则此河洵大有关系矣。第天心之水由城根水道入内,顺依河形向东直灌,原有宣泄之剅眼,日久阻塞,水无归而涣散。以致乾隆九年霖雨水涨,坍城数十处,民房倾颓。是此河之淤,不但风水攸关,并妨城垣庐舍,自应及时疏通,以复旧规。且挑挖宽深,蓄积余水,浇灌洗濯,永便民用。即骤遇火灾,亦可济急,利甚溥也。乾隆己巳,州牧舒成龙会同邹游戎士权,与阖郡士庶约:自西关外天心堰起,至北关剅眼头出水处止,各照屋址,自加修浚。如空处及无力之家,则捐俸以助。其河道务以宽五尺、深五尺为率,两岸俱甃以砖石,料实工坚,以期永久。仍令互相保护,不得秽污。从此地脉舒畅,风水发越,城垣民居并得坚固,士民称便焉。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6-1-21 17: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修河闸升天塔序
陈新之(州人)
戊午之秋,重修贡院既成。首士王锡龄、张以恭等复以河闸及升天塔,请修于公祖黄太尊,曰:“谨按州旧志,向有三闸,其一城西来龙桥下,次城南凤鸣门左,偏次城东东作门右,多历年所俱就倾废。迨乾隆乙丑年,舒公于葺学宫、三仓、置官廨而外,仅于第二三闸修葺。孔亟者,以西闸可弃故也。今近百年而两闸仍湮没矣。粤稽荆门自有闸以来,孙朱胡范大魁理学,代不乏人。闾阎殷富甲邻郡。后此则渐熄,是何故哉?夫形家之术,圣贤所不语。然人文盛衰,会逢其适闸,似有默为关系者,夫岂偶然哉?”公祖于是毅然为己任,复令首士锡龄等,于去岁秋八月,鸠工庀材,塞者以疏,坻者以凿。越五月而东闸竣,今春再理南隅,因闸口两面相距仅丈余,入夏即观成,由此而升天塔可踵事增华矣。盖以经费尚余二百有奇,以之完功不难也。嘻!我公祖实有大造于荆门,将来地方饶裕,文运重新,其生成之德与舒公后先同揆。人杰地灵之说,古人岂欺我哉!谨序。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福建
精华
1

178

主题

634

帖子

755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55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发表于 福建省福州市 2016-1-21 22: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帖文的第二,第三,末段,说准了根由,是水源受损加上被污染了,这次整治城区河段,河床扩大了一倍,加大了排污管道,但愿能达到清秀风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