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日,气温逼近零度,咸丰县高乐山镇麻谷溪村食用菌种植大棚内,村民彭吉忠和大伙一起,把一支支菌棒搬进大棚,额头满是汗珠。
几年前,彭吉忠因上山采药摔伤,丧失劳动能力,家里靠妻子支撑,生活艰难。在麻谷溪村,像彭吉忠这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还有49户、140人,如何让他们早日脱贫?
去年9月,村镇引进三石生态农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垫资提供大棚和菌棒,免费提供管理技术,以市场保护价收购贫困户的食用菌,贫困户年底还可以参与分红。
彭吉忠接下两个大棚。村里49户贫困户,每家都有一个以上的食用菌大棚。“每个大棚一年可生产两季,每季收入约6000元。”合作社理事长屈磊介绍,贫困户还可以在合作社打零工,每天有上百元的收入。“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降低了贫困户的创业成本和风险。”驻村“第一书记”杨元广介绍。
据介绍,咸丰县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已形成新型农村经济组织386家,带动发展烤烟、畜牧、蔬菜、茶叶、中药材、林果、山茶油、珍稀苗木等八大产业基地55万亩,惠及八成以上的贫困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