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测管理 提升防治水平 ——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开展“企业评科室”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6-11-28 所属版次:孝感日报05版
地质环境科是孝感市国土资源局的重要职能业务科室,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和监督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和监督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指导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负责市级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立项、组织设计审查和治理工程的验收工作;监管矿山地质环境。今年以来,面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复杂和严峻的形势,在市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地质环境科全体人员始终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的大事,恪尽职守,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全市地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等各项工作任务。
党组高度重视,及时落实会议及文件精神
市局党组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和省厅汛期视频会议精神,先后3次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4月21日,召开了7个县市区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参加的视频会议,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黄火廷在会上作讲话,专门就贯彻落实省厅会议精神、安排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在此基础上结合孝感实际,及时编制《孝感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报市政府批准同意后于4月29日发布实施。《方案》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防护重点、工作目标和任务、防治措施与要求、监测预报与责任人等5个方面,对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各县市区局也分别制定下发了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按照省、市政府和省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鄂土资函[2016]447号)等文件通知,我局都进行了传达并予以转发,并从领导重视、巡查排查、应急处置、宣传演练、应急值守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是要求各地加强与交通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旅游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公路沿线和旅游景区(点)等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开展巡查排查,确保各项防灾措施落到实处
进入汛期,认真做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坚持“三为主”方针,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汛期,地质环境科组织成立2个地质灾害巡查(应急)督办组,重点对全市15个省、市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检查督办。同时督促各县市区局也成立地灾巡查小组,定岗定员,专门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巡查工作,对各地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并做好相关台账,为灾害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尤其今年汛期,孝感市遭遇极端暴雨天气,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科全体人员主动作为,坚守一线,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尤其是科长陈琼是一名女同志,主动请缨,要求前往受灾最为严重的大悟县,带领应急技术人员开展抢险救灾工作。顾不上家中刚刚中考完正填报志愿的孩子,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整个7月份,一直奋战在地灾防治工作一线,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协同地质专家在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协调、组织和指导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落实防灾责任,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及应急处置能力
落实防灾责任制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领导负责制。把防灾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到具体责任人,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同时明确汛期值班人员职责,安排24小时专人值班,并建立了地质灾害汛期月报、日报制度,做到信息畅通、报告迅速、处置及时。
始终把防灾救灾放在首要位置,发现地灾险情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重大隐患点能迅速组织人员紧急撤离,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应急排险方案。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应急调查94起,排查各类隐患点278处,发现存在较大的风险点27个,成功预警预报灾害1起,成功预警避免伤亡户数1户,成功预警避免伤亡6人。协助地方组织地灾避险撤离约3624人。积极主动地做好监测预报工作,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组织好灾前避让。加强与气象部门协作,重点加强了县(市、区)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精准度。截至目前共发送气象短信1800余条。
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
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宣传日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今年以来共发放宣传手册8千多份,悬挂宣传横幅70多条,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共239份,设立警示牌125块。于今年4月11日至13日,在孝昌县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
积极开展应急演练,6月17日,组织应城市局与杨岭镇政府联合在杨岭镇潘集小学举办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暨防灾宣教活动,向学校师生发放了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手册300余份。10月14日,安陆市国土资源局联合王义贞镇政府在王义贞镇中心小学,组织民兵应急小分队、民政办、国土所、卫生院、派出所、镇小学师生等共200余人参加了演练,进一步锻炼了应急队伍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自救能力。
强化群测群防,推进“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
依靠群众力量,地质环境科进一步健全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使之覆盖到有灾害隐患点的每一个行政村;对规模大、危害严重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共239份,设立警示牌88块,明确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撤离路线,确定监测责任人及日常监测措施,督促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
扎实推进地灾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联合湖北省孝感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在全市7个县市区局成立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站,通过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广泛动员、认真培训,科学设计、划定网格,试点引领、全面铺开,突出重点、督办落实等办法和举措,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网格化管理。目前,全市确定了7个县市区中5个县市为网格管理重点单元,2个县市区为一般单元;全市划定123个网格单元(重点32个、一般91个),绘制网格图表,建立网格档案,确定网格责任人123人,网格管理员123人,网格协管员17人,网格专管员2972人,实现了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推进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管理
根据省厅《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通知》,地质环境科切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创建工作,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完善制度、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按照高标准十有县的要求努力开展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以“十有县”的创建推动地质灾害工作走上新的台阶,提升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
加大治理力度,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落实省厅关于矿山环境管理各种文件精神,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备用金制度,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强了对在生产矿山的监管,特别是对露天开采的建筑石材类矿山,积极督促矿山企业投入资金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矿山企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收缴工作,截至目前,共按规定收缴备用金98.4万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