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日的《广西日报》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参加指导钦州市委领导班子“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坚持把一件好事干到底是政绩,但勇于否决一件错事也是政绩。”笔者认为:这句话说得非常实在、非常精到!它说出了领导应具备的直面错误、实事求是的担当精神。说出了领导干部应该有的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胸襟! 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在坚持对的、发扬好的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在否决错的,特别是改正自己原来因工作造成的错误方面,总是不了决心,总认为否决了自己的错误,就是否决了自己的过去;否决了自己的失误,就是否决了自己的成绩。甚至还有领导干部从来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工作有失误,总认为自己的一切决策都是对的,一切工作都是好的,没有一种反思精神,更谈不上否决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而对待别人的错误也因为或是怕影响关系,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等原因,也不愿意否定。 应该说,所有的政策和决策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受决策和政策产生时的时代背景、发展状况的局限。而任何人都不是神仙,都不能未卜先知。所以,在做决策、定政策时除了受时代背景、发展状况的局限外,有的还受制于自己的思维、视野、观念、水平、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制约。因此,有些决策在当时是正确的,有的政策在出台时是符合实际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代背景的变换,有些政策就显得不合时宜,有些决策就露出了缺陷。对这些不合时宜的政策、对这些露出缺陷的决策,就应该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发展及时地修正和调整。否则,如果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顾全同僚的关系,担心影响自己的形象,影响自己的选票,而让其继续延续下去,不仅会毁掉原来的政绩,还会让其就会成为束缚发展、贻害事业的绊脚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因此,定政策、作决策都应该把有利于人民利益、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都应该以这个为标准。政策、决策一旦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脚步、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落后于人民群众的期待,就应该毫不犹豫否决、改正!而不管这个政策、决策是不是自己制订、自己作出的。这才是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发展负责,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这种敢于否决错事就是政绩,就就是胸襟,就是水平! 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每一个执政为民、执政为公的干部都应该有这种“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的精神!作为干部的管理者在考核、任用干部时,也应该既看干部是否有把好事一抓到底的执着,也要看干部是否有及时否决错事、改正错误的通通勇气。对那些以三严三实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精神,敢于坚持对的,改正错的干部,要切实褒扬、坚决支持!让否决错事也是政绩成为一种干部任用一条杠杠,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