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未来如何共存? 原题:中国该如何实现军事上的崛起? 中国的军事崛起有需要, 也是必然。但军事崛起是在一个国家崛起的方方面面中最为艰难的。这些年来, 随着中国军事投入的增加, 国际社会也给予了中国军事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关切。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其他国家视中国的军事崛起为威胁, 那么也必然会在军事上和中国竞争, 最终有可能导致中国和其他国家间的军事竞赛, 而这正是中国必须避免的。从以前大国崛起的经验看, 中国军事崛起至少必须考量如下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是军事崛起的可持续性。历史上看, 简单地说, 军事的崛起有苏联模式和美国模式, 前者表现为不可持续性, 而后者表现为可持续性。中国的选择是不言自明的。对中国来说, 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为什么苏联模式不可持续, 美国模式是可持续的? 从军事现代化的视角看, 苏联模式也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国家在短时期内动员大量的人、财、物来搞军事现代化, 其军事技术曾经领先世界。但这种基于国家动员模式的军事现代化并没有持续下去。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苏联有称霸全球的野心,也就是搞帝国主义政策。在整个冷战期间, 世界一分为二, 以苏联为核心的东欧集团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苏联的军事现代化的目标非常专一, 那就是和西方集团竞争。要竞争, 当然必须把西方集团视为敌人。无论是争霸的冲动还是来自西方集团的威胁(不管是真实的威胁还是观念上的威胁) 促使苏联走向国家动员体制来搞军事现代化。军事现代化的这种使命感一方面促成了其军事技术的飞跃式发展, 另一方面也很快耗尽了国家的人、财、物。第二个因素是苏联的军事现代化模式。在和美国竞争过程中, 苏联使得整个国民经济军事化, 国家的大部分经济活动都在为军事服务。这种畸形的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社会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这两个因素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失败。实际上, 苏联当时的国民经济结构, 即计划经济和这个体系之内的既得利益集团(主要是军事经济), 使得其竞争者美国找到了有效的手段促成苏联的早日解体。这个手段就是和苏联搞军事竞赛。美国一搞军事竞赛, 苏联就感受到了威胁, 国家必然把最大量的资源导入军事经济, 而这些资源又落到既得利益集团手中, 而既得利益集团利用国家利益的名义追求私利。所以说, 苏联是在美国的促动下自我解体的。 美国模式很不相同。在第一层面, 也就是和苏联争霸、搞军事竞赛方面,和苏联是一样的。因为把苏联视为竞争者和敌人, 美国也动用了巨大的人、财、物, 用于军事的现代化。冷战时代美国军事技术突飞猛进和苏联搞军事竞赛分不开。冷战后人们所看到的很多军事技术(包括电脑技术、太空技术) 就是搞军事竞赛搞出来的。但为什么在这场竞争中垮掉的不是美国而是苏联呢? 这主要是第二层面的不同。和苏联的计划经济不同, 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美国没有像苏联那样的国有企业, 政府对军事现代化的大量投入都进入私营企业。苏联的国有企业是最具有实力的既得利益集团, 它们能够从政府拿到大量的投入, 但效益低下, 并且大量的利益流向了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尽管美国民营的军工企业也被美国学者称为既得利益集团, 但和苏联的国有企业既得利益集团运作方式不一样。在美国, 因为企业不是政府的, 政府就有制度机制来监管企业。同时, 美国政府可以引入市场机制, 让很多企业来竞争政府的军事订单。强调竞争的美国制度最终战胜了强调垄断的苏联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