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390|回复: 1

[咸宁新闻] 黄君:黄龙宗祖庭修水《黄龙寺》考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39

主题

48

帖子

7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74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东莞市 2016-2-7 18:0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贴 中原红尘
收藏 2016-2-7 14:05
来源:中华佛光文化网   
  内容提要:五家七宗之一的黄龙宗是两宋时期发展极盛的禅宗门派之一。它发祥于江西修水县西黄龙山,法席横被全国,慧南主持下黄龙寺盛况一时,神僧千二百之说,遍布全国名山大川,黄龙山僧尼达万众。  后期远播日本、朝鲜等地,影响极为广大深远。由于种种原因,黄龙宗发祥地及祖庭黄龙寺渐不为人所知,故佛教内外围绕此一问题存在史事不清、地址不详、众说纷纭的现象。本文从现象入手,系统考察黄龙宗发祥地问题,依据历史文献资料,讨论黄龙山及黄龙寺得名之由来和历史沿革,研究黄龙祖庭问题出现混乱的原因,在澄清事实的基础上引入对佛教学术规范化的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黄龙宗的祖庭黄龙寺在佛界不甚了了,有关文献,特别是现代学者的有关著作,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猜度臆说,由此,造成黄龙寺地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现象。
  一说黄龙寺在江西南昌市。如著名佛学家黄忏华先生在《中国佛教史》中写道:慧南在隆兴(今江西南昌市)黄龙山举扬一家宗风,后世就称它为黄龙派。①在中国佛教协会编辑的《中国佛教》中,黄忏华先生有《黄龙派》一文,关于黄龙寺的地址,说得更清楚:慧南……住南昌黄龙山,大树法幢,……门叶繁茂,遂成黄龙一派。②吕贗先生也持南昌黄龙山的观点。他说:慈明楚圆门下有二人都在江西,一为宁州(江西南昌)黄龙山慧南,一为袁州(江西宜春)杨岐山方会,由此分为两小派:黄龙宗和杨岐宗。③由于“南昌说”的权威性,不少学者接受这个观点。于凌波居士编著的《向智识分子介绍佛教》即持南昌说④;杜继文、魏道儒所著《中国禅宗通史》也完全采纳黄、吕之说⑤。台湾释明复《中国佛学人名词典》附有《历代塔寺道场略志》,其中“黄龙山崇恩寺”下记云:“宋代慧南禅师开山创建,今存,在江西南昌”。⑥说得非常绝对。
  二说黄龙寺在江西庐山。如著名佛学家南怀瑾先生在一个公开讲演中道:有一次,他(吕洞宾)御着宝剑飞行,经过江西庐山,当地有个大庙子,就是禅宗的黄龙寺。……黄龙南禅师……⑦持庐山说的人也很多。笔者曾于洛阳白马寺见一本《中国佛教名胜大全》(忘其著者和出版单位),其中即明说庐山山南黄龙寺是佛教黄龙宗的祖庭,是黄龙慧南的开山倡法之所。
  三说黄龙寺即江西宜丰黄檗寺。持这种观点的是《宜丰县志》,其云:临济宗传至高僧楚圆门下,又分出黄龙、杨岐两派。黄龙开宗者为慧南。慧南初学云门,后从临济,住持黄檗后,有法嗣83人……都在黄檗山从慧南参禅。⑧此外,明代冯梦龙小说《醒世恒言》卷二十二“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将黄龙山黄龙寺黄龙长老慧南禅师开山之所说成是“江西地面,黄州黄龙山”,虽不是学术著作,但因其说流传广远,故也在佛教内外造成影响。
  黄龙宗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宗派,它不仅极盛一时,横被天下,在佛教内影响巨大;同时它对中国思想、文化、艺术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黄龙派高僧如慧南、祖心、死心、灵源、常总、克文、守卓、怀敞、惠洪、从悦,以及居士潘兴嗣、周敦颐、苏轼、苏辙、黄庭坚、王安石、张商英等人,都是禅宗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黄龙宗又是最早传往日本,并对日本禅宗形成巨大影响的流派,至今拥有众多的信徒。所以黄龙宗祖庭问题,不仅涉及到当代佛教学术研究规范和深入,更直接涉及到当代佛教的弘扬与发展。因此,系统研究、考察黄龙宗祖庭问题,澄清有关事实,不仅为黄龙宗史学首当其充,而且是当代佛教史学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学术问题。
  二、黄龙寺址及有关文献记载
    黄龙宗祖庭黄龙寺究竟在何处?这里,我们首先给出一个无需辩驳的客观事实——它既不在南昌市,也不在宜丰,不在庐山,更不在所谓黄州,它在江西修水县西黄龙山区。黄龙寺所在地现名黄龙寺村,所在乡名黄龙乡,都是因山、寺而得名。这里,至今存有黄龙寺遗址(包括断坦残壁和数间清代庙宇),还有众多黄龙宗的历史遗迹如遍布附近山间的数以百计的僧坟及观音井、灵源桥、南禅院、“三关”、“法窟”、“黄龙山”等石刻文字。黄龙宗创始人慧南禅师及他的两代主要传人祖心、死心的舍利宝塔至今犹存。
  修水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地方,新石器时代这里即有先民聚居,春秋战国以前,这里是古艾子国封地,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之一《左传》在“哀公二十年”(公元前475)载有“吴公子庆忌出居于艾”即指当时的修水。同时,修水又是一个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的地方,它位于长江中游幕阜、九岭两大山脉之间,毗邻湖南、湖北两省,幕阜山是修水文化乃至赣文化的源头,它蜿蜒东沿而与长江同一走向,西端高耸着幕阜山脉三座山峰而与湖南、湖北形成天然分界——南侧一峰凸然高耸,是即主峰幕阜山,其西南面是陡峭的悬崖,非常险要,其下是湖南平江县;北侧一峰叫凤凰山,险峻不及南峰,其下是湖北通城县;幕阜、凤凰两峰往东向连属之处,又隆起一座大山,这就是黄龙山,黄龙寺即座落在山南一个乳峰之下。
  黄龙山不如幕阜、凤凰两峰高,故也叫辅山;但它巍峨雄壮,呈前启后,却是整个幕阜山脉的主体,是实际的主峰,所以当地习惯往往以黄龙山代指幕阜、凤凰、黄龙三山。沿黄龙山向东是起伏不断的幕阜山脉,也是湖北、江西两省的分水岭,其中布有道教名山九宫山,末梢即闻名遐迩的庐山。
  黄龙山地理位置特殊而险要,修水县隶属关系、历史沿革也复杂多变。大约自春秋战国以来,黄龙山区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属吴国;战国时一度为越国所有;越国为楚所灭,遂归楚国。秦汉之际,黄龙山区属豫州地;三国时又为吴、蜀两国接壤,归吴国所有,行政上隶属于武昌郡,为鄂州所辖。自汉代以来,修水一地先后有过艾邑、艾县、西平县、西安县、豫章县、豫宁县、武宁县、分宁县、豫宁军、宁州、义宁县、宁县等十多种地名,直到民国三年(1914)才由义宁县改为修水县,所以修水县从其历史渊源来说,还是一个新名。与此相应的是,修水县自汉以后的隶属关系除上述武昌郡鄂州以外,五代后唐时期,也一度划归武昌;其余时期则与今江西省辖相似。不过江西省称也有很大的历史变迁,初称豫章郡,后又称章郡,唐以后,先后称为洪州府、洪都府等,南宋隆兴元年(1163),升洪州为隆兴总管府,元改为龙兴府,又改龙兴路,明代称洪都府、南昌府、民国后才称为江西省。⑨自宋代以来,关于黄龙宗祖庭黄龙寺的文字记载颇多,但一般都比较零散,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禅宗灯录记载黄龙寺僧人,一般都作“隆兴黄龙××”或“南昌黄龙××”,其中“隆兴”、“南昌”都是江西省的前称,并非专指都府治所南昌市。《五灯会元》卷十七、十八所载黄龙派僧人中,有多处提及修水地名和黄龙寺所在地特殊景物。如卷十七“黄龙悟新禅师”章下有禅师对机语云:“铜柱近标修水侧,铁头高锁凤凰峰”;又如“黄龙慧南禅师”章下提到黄龙寺前至今犹存的驴鞍桥:汝等诸人各自寻取祖业契书,莫以驴鞍桥阿斧下颔。[10]“泐潭善清禅师”章下还有“修江耿耿,大野云凝,绿竹含烟,青山锁翠”的咏物诗偈。此外还提到慧南、祖心、死心三人藏骨之地“三塔矶”(见卷十七《悟新章》);提到与黄龙寺同为黄龙宗弘法场所的云岩寺、龙安寨兜率院等等。卷十八“空室道人智通”(黄龙三世)章云:兄涓领分宁尉,通偕行,闻死心名重,往谒之。[11]这些都是黄龙宗在修水县弘法活动最原始的记载,真实而确凿,无可辩驳。
[NextPage]
  此外,皈依黄龙宗的居士如苏轼、黄庭坚、张商英、徐禧、徐府等一大批文人士大夫,以及曾经宦游修水的文人曾巩、陆游等人,都为黄龙寺写过诗篇文章。特别是黄庭坚,由于是修水人,入祖心晦堂之室,又与灵源惟清、死心悟新、兜率慧照、清凉慧洪等一批黄龙高僧过从甚密,所以为黄龙宗、黄龙寺留下诸多诗文书法。相传,当时黄龙寺大小匾额碑记皆是山谷所书。至今,《黄文节公全集》中还保存有山谷所作《祖心晦堂禅师塔铭》和与灵源、祖心、死心、惠洪等人的诗文、书信多件。崇宁元年(1102)春,山谷从四川贬所获赦回修水,启道岳阳,经平江、通城,过黄龙山,拜访分别多年的道友灵源惟清,又与道友戴道纯邂逅相遇于黄龙寺。当时,晦堂祖心已圆寂,塔于慧南之侧,灵源则以老病退居原祖心所居晦堂之中(改名为昭默堂)。黄山谷作《烧香颂》拜过慧南、祖心双塔,临别呈戴道纯诗一首云:
        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山前对落晖。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
  灵源大师人天眼,双塔祖师诸佛机。
  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昔人非?
  诗见《山谷全集·正集》卷七,事载黄子耕《山谷年谱》卷九。
  最可贵的是修水县还保存一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所修《黄龙崇恩禅寺传灯宗谱》,这是研究黄龙宗史绝无仅有的珍贵历史文献,其中大量保存了有关黄龙宗,特别是黄龙祖庭黄龙寺的许多原始资料,很大一部分为各种禅宗典藉所不载。如其中有张商英《黄龙崇恩禅院记》一篇,弥足珍贵。其云:黄龙、幕阜、凤凰三山连属,皆翠窦秀峰,多灵草仙药。黄龙古属武昌,汉黄武八年,黄龙现于武昌,不详。
  这是叙述黄龙山的起源及属隶沿革问题,与其它史籍所载及事实完全相符。又云:院始于唐乾宁间,诲机(超慧)禅师得法于玄泉彦。尝游于岳麓,会神僧,谓曰:“此去东北行,遇黄即止,逢龙可住。”是至,老父遥指高峰,故名黄龙山,上有双峰庵(即双峰山),主曰马和尚(即马大师)。师往谒之,欢若夙契焉。以庵付师而去。久之,禅侣云集,宗风大振。至唐五代天复三年,吴将吕舟向师道化,舍奉至田于小庄。寺凡三迁,名于玕.天复后,天间,鄂帅温公表师道于朝,赐嘉超慧祖师。自超慧三世,五代之乱,遂湮废为民居。迨于宋大中祥符八年,赖赐“崇恩禅院”。
001EioBhgy6Ig7ixn8Kb2&690.jpg
001EioBhgy6Ig7iBq4m8e&690.jpg
001EioBhgy6Ig7iMA5Zc3&690.jpg
001EioBhgy6Ig7iIvBm68&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6-2-13 10: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明楚圆门下有二人都在江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