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同济黄州医院liu 于 2016-2-20 15:03 编辑
——黄州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纪实 通讯员:刘海林、柳青 自市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动员大会以来,黄州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办公室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立足本职,在时间紧、任务重、问题多、困难大的情况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高标准、严要求,强督办,抓落实。各部门、单位相互配合,密切协同,对照创卫任务清单,查找问题、狠抓整改,确保创卫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全区创卫工作不断深入推进。 一、大员上阵,高位推进 成立了黄州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和办公室,区委书记肖燕梅任政委、区长骆志勇任指挥长,副区长余觅任办公室主任,建立了高规格组织领导指挥体系。区创卫办先后印发了《黄州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问题整改责任清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等文件,全区“四大家”副县级以上领导落实一个挂点社区网格。区卫计局、住建局、食药局、商务局等职能部门分别成立多个专业指导专班,划片分区,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带队,全天候整改督办。乡镇街道办及社区网格健全,且有效运转,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创卫。 二、多措并举,整体推进 坚持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在黄冈电视台开办了《首位黄州进行时——全民“创卫”大家谈》,邀请职能部门进行政策解读,全媒体、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创卫工作。各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各行业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广播、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积极营造了浓厚的创卫氛围。区创卫办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0万册(份)向全区发放,通过微信平台、短信平台、区创卫QQ群,每天向社会发放创卫信息、动态,扩大居民的知晓率、增强居民的参与率。区创卫办健康教育培训组不定期深入到各社区开展创卫知识宣讲和健康知识讲座,组织主协创单位领导、社区干部群众参加培训,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创卫的积极性。编发创卫简报15期,在新华网、黄州区人民政府网、黄州新闻网、鄂东晚报、黄冈日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网站发表创卫动态、消息300多篇。 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创建。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把创卫工作作为全区中心工作之一,逢会必讲,经常专题研究和到现场督办;市区挂点网格指挥长不定期到社区督办创卫工作,解决创卫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区委办区政府办定期到区创卫办研究部署全区创卫工作;三个集贸市场成立三个专班集中力量整改市场;区卫计局58名机关干部佩戴“创卫志愿者”袖标,到所有社区网格参与创卫,并将存在的所有问题疏理清楚,交区创卫办集中汇总,形成问题整改清单;区住建局、食药局、商务局分别成立5个以上专班,对照各自职能全方位整治专项创卫工作;团区委组织全区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参与创卫集中活动;区创卫办制做“创卫志愿者”红袖章2万个,在大街小巷出现一片创卫“红区”;有线小学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从我做起”签名活动;实验小学开启了“小手拉大手 共创卫生城”创卫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争做文明小市民,通过孩子这个纽带拉动家长参与创卫工作;潘家湾、赤壁、宝塔等社区志愿者每周一次义务清扫环境卫生,清除垃圾;四海社区通过锣鼓“闹”社区,让创卫意识深入民心,提高每家每户对创卫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以工程拉动的方式推动社区创卫工作,动员辖区台翔电动车经销商出资、城管志愿者参与创卫;长圻廖社区坚持两个“每周一次”,即每周开展一次创卫工作结账大会、每周对各个小组进行一次卫生评比活动。社区党员干部做到“双带”,即带头保持自家环境整洁、带领群众维护社区环境卫生,促进社区群众爱护社区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检查督办,狠抓工作落实。区委区政府“两办”督查室变被动为主动,一天一督办,主动到各单位各部门各路段各区域巡查创卫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责令整改,利用短信、微信曝光督办;区创卫办与黄州电视台加强对重点路段脏乱差情况进行曝光,坚持每天通报;揭“短”亮“丑”,动真格推动问题整改,有效推进创卫各项任务落实。 三、找准“难”点,专项攻坚 一是攻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难点。通过反复督促检查,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对于人力无法清理的垃圾,均雇用垃圾清理车进行推平和填埋。通过落实环境卫生属地管理责任制的办法,组织辖区内居民,对辖区环境卫生死角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增强了各行业的创卫意识。街区路面整洁,绿化、硬化、亮化效果明显。针对环境卫生“十乱”现象,每日督导人员全面清除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扔乱倒,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垃圾桶等环卫设施。 二是攻克公共场所和“五小”整治难点。为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区创卫办加强宣传、指导、检查、督导,将创建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到每个“五小”业主,坚持疏堵结合、教育与处罚并重,对有条件改造的无证单位,给予积极监督指导,限期达标;对无改造条件的单位,积极引导,劝说其规范经营;对不落实整改意见、继续擅自违法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 三是攻克农贸市场整治难点。对中心、建新商贸市场中心三个农贸市场的农药残留检测公示、熟食“三防”、标牌制作、公旱改造、环卫保洁和屠宰隔离等进行专题研究,制订整改方案,一项一项攻坚。 四是攻克病媒生物防治难点。各社区、单位按市区统一部署开展灭鼠、灭蟑、灭蚊、灭蝇活动,加大对辖区内四害孳生地治理,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范围内。 四、正视问题,勇于担当 全区创卫工作整体推进的同时,我区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必须敢于承认,勇于担当。 推进不平衡。创卫暗访项目有11个大项,163个小项,16个领域,都涉及到了社区,据区创卫办统计,目前只有少数社区完成了70%左右的任务,大部分社区还有50%以上的任务没有完成,有的甚至更多,各社区创卫工作进展态势很不平衡。 统筹不够好。前期创卫工作由于一些地方和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统筹安排方面存在漏洞,出现了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导致信息收集掌握不准,上下联络不畅,工作进度掌握不及时。 行动不迅速。全区除卫计、食药、住建、商务等职能部门和四个街道办事处外,大部分单位还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单位宣传工作、除“四害”、院内环境整治等还停留在原有状态。 沟通不协调。通过“创卫日报”收集的情况和社区反映的情况看,社区面临各个方面的创卫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主要职能单位的问题,都在找社区解决,有的根本是社区解决不了的,驻社区主协创单位没有及时向市区指挥长汇报,没有主动协调职能单位进行解决。 配合不默契。主要表现在集贸市场的整治上,相互推诿扯皮,特别是在活禽的问题上,找不到具体落实的单位。在市场的部门专班人员,履行各自职责不到位。 办法不够多。有些单位在创卫过程中,对标准和要求不清楚,对重难点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明知道是问题,视而不见,顺其自然;特别是对涉及到居民私人的问题,不主动做工作,不想办法解决。 问责不严格。区领导亲自督办、区创卫办与区电视台多次曝光的重点区域、重要路段、重点问题,有些始终得不到解决,执纪问责还流于形式。 参与不广泛。区创卫办多次组织召开了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会议,并重新明确了各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社区,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都调动起来了,但社区群众参与的不多,还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