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章利齐

记者新春走基层 聚焦干部结穷亲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8

主题

403

帖子

433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33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6-2-24 1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动人的精准扶贫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89

主题

1631

帖子

179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793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6-2-24 10: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党员干部带头结穷亲,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255

帖子

264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6-2-24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感人,给他们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7

主题

594

帖子

62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2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6-2-24 15: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准穷根开“药方”
     记者王凤玲
     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矗立在路边,自来水管网、水泥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1月22日,记者走进涂家垴镇沙咀村,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
     深处我市最偏远贫困村之一的沙咀村,土地面积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00多人,地多人少,土地贫瘠,因病治贫现象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繁重。
     去年11月,市公安局与沙咀村建立扶贫联系点,时间紧,任务重,市公安局扶贫小组多次深入沙咀村调研,和群众一起查找贫困落后的穷根,共同探讨脱贫致富的“药方”。
     在扶贫工作组看来,扶贫开发工作要想“开花结果”,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积极做好排查摸底、精准识别工作,寻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好扶贫措施,才能因地制宜拔掉穷根子。
     “摸准扶贫信息是开好扶贫‘药方’的前提。”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叶晓武介绍,依照扶贫思路,包保单位多次下乡排查摸底、精准识别“五保户、低保户、低保贫困户和一般贫困户”四类贫困户,扎实开展“五项兜底保障”调查,共精准识别扶贫对象56户、159人,并制定包保民警制度和建档立卡,针对每家贫困户制定一个扶贫措施。根据不同的穷根对症下药,分别制定贫困群众缺技术、缺资金、增收无门路、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的脱贫计划,不断提升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征求群众意见,率先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沙咀村“第一书记”王毅斌说,在市公安局、武警等包保单位的帮扶下,筹集资金18万元,在全村主要路口及公共场所安装45盏太阳能路灯;加宽村级主干道路面2米;实施自来水接入工程,全村自筹8万元资金挖水渠,并向上级争取资金30万元,目前已铺设主管网12公里,覆盖全村19个组,25个自然湾。
     授人以渔,终生之用。“仅靠‘输血’式扶贫远远不够,更重要是搞好开发式扶贫,增强‘造血’功能。”叶晓武说,沙咀村有近千亩野菱,特色农产品多,可借助鄂州开发区电商孵化器企业,将其特色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并进行网上销售;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选择5至6户进行先期试点,产生效益后,再进行全面推广;针对村里因学致贫现象,相关部门推行免费职业培训和高中义务教育;同时,也将适时引进民营企业落户,扶持开办1至2个集体企业,力争村级集体年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
     “沙咀村扶贫攻坚工作已找准了‘病因’,开好了‘良药’,相信沙咀村群众的脱贫梦将如期变为现实!”王毅斌满怀信心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7

主题

594

帖子

62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2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6-2-24 15: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中送炭
     记者盛鑫睿
     “闵爹爹,快过年了,家里还缺什么?”没有一点生疏,1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扶贫工作队提着沉甸甸的年货,来到对口扶贫村下玉村村民闵维洲家,熟络地与他打起了招呼。
     今年73岁的闵维洲是下王村1组低保户,常年独自居住。去年年底,了解到闵爹爹所住危房亟待改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队多次与民政、住建委等相关部门协调,争取了3万元危房改造资金,“预计4月份就可以动工。”当日听到这个消息,闵爹爹笑着合不拢嘴,“扶贫工作队又一次给我雪中送炭啊!”
     “这是哪里的话,既然结下了‘亲戚’,我们就是一家人。”扶贫工作队人员握住闵爹爹的手说:“新的一年,大家相互帮衬一起努力,争取把日子越过越好”。
     杜山镇下王村是市人大机关对口扶贫村,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286户、1084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市人大机关干部、镇驻村工作组以及村“两委”班子多次走村入户,识别出贫困户28户,贫困人93人。去年12月10日,市人大全体机关干部正式上门“认亲”,法工委副主任委员余勇的包保户李凤英于今年1月13日晚去世,余勇第一时间赶至其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人大代工委主任涂文辉的包保户吴华清的妻子住院,涂文晖带着慰问金到医院看望,并以拉家常的形式鼓励病人要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医院的治疗,联系相关部门希望给予政策上的帮扶。
     “既然结了亲戚,就要把群众当亲人看,不能只走一阵子。”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对干部扶贫工作的要求,干部结“穷亲戚”,要坚持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通过上门服务、送政策、送技术,真正实现让“穷亲戚”脱贫致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7

主题

594

帖子

62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2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6-2-24 15: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帮“穷亲戚”找工作
     记者晓燕特约记者吴美糖
     2月17日,暖暖的阳光普照大地,华容区政协委员方伯华来到红莲湖新区中份村陈江湾低保户陈占军的家,这次,他给陈占军捎来了一个特好的喜讯:帮陈占军找的工作有着落了!
     眼下正是农村人外出打工的时节,可陈占军不能离开家里半步,他只能带着一双年幼的侄儿和侄女在家。已过而立之年的陈占军至今单身,其父母早年过世,他和哥哥成为孤儿,全靠村民接济吃百家饭长大。后来陈占军与哥哥外出打工。因无一技之长,兄弟俩平时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计。不久,哥哥结婚生养了两个孩子,生活好不容易有了盼头,但好景不长,嫂子因嫌家贫,不堪承受沉重的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杳无音信,哥哥一气之下自缢身亡,留下两个年幼无知的侄儿和侄女由他抚养。
     作为方伯华结对帮扶的对象户,年前,他为陈占军送过年物资时,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想就近为他找一份工作,让他既能兼顾家庭,又能缓解经济压力。过完年,方伯华就帮他联系单位,几番周折,已与附近的一家公司达成意向。
     方伯华说,我除了想帮陈占军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外,还想尽自己微薄之力,资助这两个孩子入学,直至将来上大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7

主题

594

帖子

62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2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6-2-24 15: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操心的“姐姐”
     记者郑博
     想给炳国说个媳妇,是张秋芝的新年愿望。
     张秋芝是花湖镇永华村的妇联主任,刘炳国是村里的低保户,残疾人,35岁还打着光棍儿。
     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张秋芝提前到刘炳国家里拜年,还带去了好消息:“6组有个女孩子蛮不错,长也得可爱。精神上有点疾病,但她会洗衣服、做饭。你看可以的话,开了年,我就去说媒。”张秋芝的话,让刘炳国乐得脸都红了。
     “炳国是个苦孩子。”张秋芝说。刘炳国的身高只有1.3米,还被定为智力残障一级。年少时,母亲因精神病出走杳无音信,他最依赖的姐姐如今也远嫁他乡。
     生活的贫苦、生理的残缺让刘炳国感到孤独,通过了解,张秋芝觉得“他有思想,有上进心”。
     从2010年起,张秋芝开始帮助刘炳国创业。村里有政策支持发展多元养殖,刘炳国选择了养鸽子。
     刚开始,刘炳国不自信。“你在养鸡场里帮忙养过鸡,养鸽子和养鸡差不多,你有经验,可以的!”张秋芝鼓励他。
     信心找回了,项目定了,没钱怎么办?张秋芝忙前忙后帮刘炳国跑贷款,争取残疾人政策扶持。
     养鸽厂开起来了,张秋芝一直放心不下,隔三岔五要去看一看。“你个苕伢,还在外面玩,赶紧回去做事。”看到贪玩的刘炳国在外面闲晃,张秋芝骂起人来也毫不客气。
     “她怪你,你生气不?”记者问刘炳国。“不,不生气,姐,好。”刘炳国说话有些不利索,可他心里明白,张秋芝像亲姐姐一样,是为自己好。
     通过两年的勤扒苦做,刘炳国的日子好了起来。“炳国该娶个媳妇了。”张秋芝盘算着。
     可就在2012年,刘炳国通过熟人介绍,轻率地跟一个外乡女子办了喜酒,却没拿结婚证。不到一年,那女子跑了。经济上的损失不说,这次“婚姻”也让刘炳国心理受了打击。
     从那以后,张秋芝更加着急刘炳国的婚事,不过没敢在他面前说娶媳妇的事了。“没眉目之前不能提,会勾起他的伤心事,也会伤他自尊。”张秋芝说。
     “找个条件相当的,实在的,这样的女孩子能跟他过得长久。身高、长相不重要,能持家就好。要善良,我这傻弟弟可善良了。家庭条件也不重要,炳国能吃苦,靠养鸽子够他们生活。还有就是必须会做饭,这样,炳国回来有口热饭吃……”
     张秋芝为刘炳国设想了很多很多,这个心会操到什么时候,恐怕张秋芝自己也不太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7

主题

594

帖子

62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2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6-2-24 15: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诺
     记者盛春花
     尹维华的孙子孙女放假回家,爷爷反复重复一句话:“你们要学会感恩,要好好读书,过年了要给他拜年。”这个“他”就是尹少春。
     老人一家住在红莲湖新区恒大社区。去年上半年,唯一的儿子被确诊患了淋巴癌,家里举债30多万元也没能救回儿子。老年丧子,其心酸可想而知。“儿媳做家政,那是有一天没一天,不固定的,我和老伴年纪大了,出去做事,也找不到,孙子孙女在上学,读书要钱,生活要钱,还欠了几十万,这日子么样过?”
     就在老人有泪也只能偷偷流的时候,恒大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尹少春走进了家门,送米送油送慰问金,帮助孙子孙女申请助学补助,找熟人给老伴介绍了一份轻松的活儿。不忙的时候,隔两天就来家里坐一坐,忙了,一个星期至少要来一回。渐渐地,沟通多了,距离近了,依赖深了。
     “其实,以前尹少春就帮过我们。”尹维华说,早前,儿子儿媳在武汉打工,想将孩子带在身边照顾,是尹少春到处托人帮忙,将孩子转到了武汉鲁巷小学就读。“那个时候,他跑来跑去,没抽过我们一根烟,没喝过我们一杯水,自己还倒贴钱。儿子走了后,他又联系到武汉水果湖高中一位姓张的老师,到我们家结对帮扶,真没见过他这样有心的干部。”
     尹少春是“真有心”。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面对尹老汉这个因病致贫的家庭,有的党员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尹少春主动结对包保了2户,尹老汉家便是其中之一。
     “我到他们家走访时,常常发现,为节约饭钱,老夫妻俩只吃两餐。两个伢有上进心,又都懂事,在外头不乱花一分钱。这样困难的家庭,我们要帮,还要帮到底!”尹少春说。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7

主题

594

帖子

62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2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6-2-24 15: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贫困户的“暖贴”
     记者曹彦
     “周书记是我们家的常客,经常来看我们老两口!”大年初七一早,葛店镇罗庄村十一组的张六荣家里又迎来了一位拜年的“亲戚”,这是罗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国斌。
     58岁的张六荣因类风湿瘫痪多年,老伴周荣华也因单腿残疾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事做。老两口每月就靠在外打工的儿女寄回一些生活费,“每月吃药要花去不少钱,孩子们也都成家了,日子也不宽裕。”常年卧病在床的张六荣觉得自己是个拖累,经常以泪洗面。
     “幸亏我家多了个‘好亲戚’!”提起周国斌,坐在轮椅上的张六荣笑容满面,心情舒畅了许多。“周书记把我们的困难记在心上,给我老伴在福利院找了份门卫的工作,有了收入,我们这日子就好过多了!”张六荣一家是周国斌精准扶贫的包保对象。
     “周书记在我们罗庄村工作三十年了,谁家有困难,他都会上门看看,遇上年节还自己掏钱送去,就像贫困户的‘暖贴’。”村精准扶贫工作负责人程安心介绍,村里困难群众的家里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周书记家里条件并不好,他自己就有糖尿病,儿子身体不好也在家休息,一个月医药费要一千多,一家就靠他一人的工资,有时还资助我们这些困难户一点,过意不去啊!”提起周国斌对自己的帮扶,张六荣感动得直抹眼泪。
     “他们老两口虽然都腿脚不方便,但是人都勤快,我也只是帮他们提供点政策信息。”除了给周荣华找工作,周国斌还在帮他们申请办理低保,“办低保的资料都交上去了,过两天我再去咨询下!”
     周国斌介绍,村里因病致贫的家庭比较多,结合区里的招工信息,给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家门口找份合适的工作,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实在没有劳动能力的,还可以申请政策扶贫。
     “几十年的乡亲,相互照应是应该的!”周国斌一直这样认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7

主题

594

帖子

62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2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6-2-24 15: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孤苦祖孙的新依靠
     记者何芬
     2月15日,春节上班第二天,鄂城区卫生计生局干部胡少纯和同事们赶往帮扶的碧石渡镇李家边村走“亲戚”。
     听说扶贫工作队的“亲戚”要来,一大早,12组的卢美心婆婆就在村头等候。“走,到您家去坐坐。”胡少纯看到卢婆婆,亲切地搀扶着她回家。
     在年前一次走访中,胡少纯得知卢婆婆风湿病十分严重,最近又发作了,行动不便。春节假期,胡少纯也一直将卢婆婆的病情记挂在心上,并联系卫生计生系统的同事们到湾组“送医送药送健康”。
     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当天大家主动送医上门,到老人家中开展义诊。医护人员带着血压、血糖等常见病检测医疗设备,为卢婆婆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并教她一些简单易学的风湿病康复方法。胡少纯将药物交到卢婆婆手中,耐心叮嘱她按时服药。看到医疗专家为自己建立健康档案,还承诺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医疗咨询、疾病诊治服务,卢婆婆的眼角开始泛红,连连点头,“没想到你们这么周到仔细!”
     64岁的卢美心老人一生命运坎坷,30岁丧夫,54岁丧子,儿媳离家出走时,孙儿刘钧杰才3岁。十年如一日,老人默默承受着人生的最大不幸,一把屎一把尿抚养孙子成长,一路艰辛一路泪水送孙子进幼儿园,读小学,上初中……提起相依为命的祖孙俩,善良的人们无不为之心酸。
     自从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活动开展后,胡少纯就成了卢美心老人家中的常客。传统节日到了,他会带着自己的心意来与老人拉拉家常;寒暑假到了,他会陪小钧杰聊聊假期怎么过;要报名上学了,他会带上读书用品看看小钧杰假期作业完成得怎么样……这次,胡少纯给小钧杰买了双新鞋带了过来。“这是胡伯伯奖励你数学期末又考了一百分,还得了张奖状。”“哈哈,太棒啦!”小钧杰试着新鞋高兴地说。
     临别时,卢婆婆把胡少纯送得老远。“亲戚不走不亲,我们要经常联系哟!”胡少纯对卢婆婆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