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还带活了村里的经济。
正月初四下午,在山势盘旋的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四祖寺村至杨山村的通村水泥路上,各地牌照的小客车络绎不绝,三五成群的游客或步行健身,或拍照留念。与同学一起来爬山的汪再斌连连感叹:“没想到下午还有这多人、这多车,好在有几条循环路,不然会堵车。” 家住大别山深处、垅坪水库顶端五祖镇江河村的江大爷指着儿子从陕西开回来的红色小车高兴得合不拢嘴:“路通了,客车通到了村门口,儿子开车带着媳妇、孙子都回来过年,真是太好了。” 2015年年底,黄梅县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出家门就能坐着通村班车去亲戚家拜年,是今年春节的又一新变化。 “记得20世纪80年代,家里有了一辆自行车,父亲同意后,二哥骑车带我去舅舅家拜年,从舅舅家回来时,几个老表一起,没办法二哥只能一人带一段,再返回来接另外的人,用现在的话是‘接驳拜年’。80年代末,路上有了三轮车,那时也不怕三轮车不安全,能挤上就行。90年代,堂哥买了一辆摩托车,春节专门骑着去黄梅县白湖乡的姑妈家拜年,由于当时路面不平且又不宽,连人带车冲到路旁的稻田里,不得不喊来老表来救人抬车……现在村村通客车定时定点,挺方便,到镇上、县城才半个小时。”在江河村候车亭,村民江建国说起“村村通客车”,赞扬之情溢于言表。 地处吴头楚尾、鄂赣皖三省咽喉的黄梅县,既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又是中国佛教禅宗发祥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京九、合九铁路在境内交会,长江黄金水道和黄标公路平行过境,被交通运输部评为“文明样板路”的105国道黄梅段纵贯南北,沪渝、福银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九江长江大桥和九江二桥跨越长江天堑、连接鄂赣。 为有效对接畅通的对外大通道,该县交通部门抓机遇、建平台,坚持打通断头路、修通连村路、连通循环路,畅通公路网络中的“毛细血管”,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所有建制村道路硬化实现了网络全覆盖,黄上、黄塔、城下、独潘、新蔡、滨汪等县乡公路依托国省道,构成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既有效拉动了公路沿线经济发展,又方便了当地群众安全出行。 该县交通部门还着力管养好国省道主干线,新建公路进园区、通村组、连景区,如连接四祖、五祖、老祖、挪步园等景区的禅文化旅游区循环路网,全长133公里,将形成黄梅北部山区“五纵三横一循环”交通新格局,为五祖寺4A级景区建设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促进黄梅县旅游事业快速发展。该县旅游总收入以年均22%的速度递增,2015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地的大河镇吴祥村,畅通的旅游沥青公路,与刚刚绽放的红梅、畅行的小客车、高高耸立的巍巍军塔、风光秀丽的考田平湖交相辉映,吸引诸多游客前来观光凭吊。 在黄梅县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沿线,修建的农家乐、度假村、休闲山庄,既方便了游客观光休闲,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还带活了村里的经济。 依托畅通的农村路网,顺丰、中通、圆通等快递企业纷纷在黄梅县各乡镇设点,确保收寄快递直达村里。 由于农村返乡自驾车增多,春节期间,县城、镇村道路拥堵渐成常态,尤其是黄梅县分路镇周边的通村公路,初二、初三一度拥堵,好在乡镇疏导及时,没有发生长时间大范围拥堵,没有发生较大交通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