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63|回复: 2

【彩云之南】滇西南人文史诗,沧源原始岩画群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4

372

主题

6801

帖子

4598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9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6-2-29 2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源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南部,古时属神秘古国哀牢,俗称佧佤山区或阿佤山区;因地处澜沧江支流之源,于民国初年得名沧源;境内群山连绵,山谷相间,河流纵横,山地海拔大都在1000至2000米之间。就在这些郁郁葱葱茂密山林中,陡峭崖壁之上,深藏着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久远的岩画----沧源岩画。
         岩画群主要所在地勐来乡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彝、汉等民族杂居的乡,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独具特色,有着“天然公园、神话之乡”美誉,为是佤文化旅游的主要景区之一。前往勐来乡途中,不时有成片的金黄色油菜花映入眼帘,那时那刻,北国还在受寒流侵袭,看到这一片片绵延铺陈于喀斯特地貌峰林间的油菜花,真让人欣喜又兴奋,溢满春的气息,感觉暖暖哒。

        山脚下,一个红顶灰墙很有特色的佤族村寨,村民院墙上的鸽子悠闲淡定,一点也不怕人。


        守摊的妇人,嘴里叼着烟袋,“吧嗒吧嗒”的吸,并不兜售卖的物品,似乎也听不懂汉语,却能正确的揣摩意会,一直都很亲善友好的配合着我们拍照。也许是感受到我们在谈论她的黑发时,竟一下站起来,取下头巾,任一头长长乌黑青丝垂泻下来,霎时让我们一帮人好生羡慕。
         女人叼烟袋,位居云南八大怪之一,也是在佤族极为常见现象。据悉阿佤山从前到处都是茫茫原始森林,遍地野草都疯长,高过人头;加之一年中有长达近十个月的炎热气候,各种蚊虫和爬行动物泛滥,佤族人饱受蚊虫和毒蛇侵扰肆虐。经过长久的摸索,佤族人发现一种名为"阑烟"的植物燃烧后发出的呛人的气味能够阻挡蚊虫的叮咬和毒蛇的袭击。于是,男人、女人出门干活时,嘴上都要叼个烟袋,出门前还特地将烟袋里的燃烧过后的“阑烟”残渣取出,涂抹在腿和手臂上;后来,女人们在家做事或是串门聊天时,也习惯叼着烟袋。再后来他们还发现了“阑烟”的一些其它药用,诸如止血愈合伤口、炎症等功效,便更是烟袋不离身,成为佤族女人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

       村子里,高高大大枝头挂满木瓜的树,感觉好诱惑。


      沧源岩画,就在这座山里啦!登上石阶,有个简陋的售票点,门票20元每位。

        曾经的茶马古道,依稀有驼铃声回响。


       佤族是以牛为图腾崇拜的民族,牛在阿佤人心目中是力量和财富的象征。即使是林间小道上,牛头骨也是随处可见。


        看到这个也就到岩画点啦。


       附近居住的傣族和佤族都认为,这里的崖壁上住着可以赐福给人的仙人,因此每逢年节就会不约而同来这里祭祀;遇到病痛或者什么灾难,也会来拜求仙人指点赐教。


        岩画和崖雕,一般是古人类雕刻在岩石或崖壁上的艺术作品,创作者用手指、动物毛发制成的刷子、棍子或羽毛绘制而成。沧源岩画自1965年至2000年陆续被发现,目前共发现了15个点,崖画分布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间。15个点共有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共有图形1100多个,画面布局多采用图解、示意的形式处理空间。


         岩画分布区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作画的崖面一般较平滑,崖前往往有一块小平台,崖壁内凹,形成岩厦,可以避免雨水的冲刷。


       这是一处30米来长的崖壁,高约5米的崖壁上,岩画在眼前蔓延开去,崖壁上方特意做了一个铁檐,用来专门保护崖画。      
       这幅画面上数十只猴子排成一列,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进,上爬的猴子尾巴下垂,下坡的猴子则长尾上翘,当地人说猴群爬山的情形也的确如此。猴群之下,是众多的牛的图案,扁长的牛角一看便知是水牛。它们有的被人骑在背上,有的被人牵着,有的被张满弩的人瞄准,有的两两相对,作出格斗的架势。


       沧源崖画画面全部呈红色,色彩稳定,经久不变,据分析,所用的颜料是铁矿粉、动物血以及含胶质的植物液体混合而成,这也是为什么3000多年仍保持清晰轮廓的原因。



       岩画绘制技法简单、粗率,造型稚拙、古朴;最多的是人物图像,有头饰羽毛、穗状物的,有头饰兽角、兽尾的,耳饰和腰饰也很丰富。其次是动物,有牛、猴、猪、大象等。此外,还有树木、道路、房屋、村落、岩洞、太阳、手印和一些表意符号等。图形一般较小,就人物而言,大者身高不过20--30厘米,小者不足5厘米。
     有人判断,沧源崖画是一支在迁移途中的佤族人所绘。他们沿勐董河逆流而上,到达勐省坝,在石佛洞中安顿下来。为了给后来者留下路标,他们在沿途的石崖上画上岩画,告诉人们他们在勐省坝的生活,希望后来者能循此找到他们。他们用手指蘸着红色的颜料,在一块块光滑的峭壁上描绘下美好欢乐的生活,用血液的颜色书写生命的热情。


      据科学考证,沧源崖画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沧源岩画群这些内容丰富的岩画,从不同的侧面描绘着原始人类生活,连缀起来,就是一幅完整原始社会历史画卷。画面显示先民们的劳动,主要从事狩猎、畜牧、采集;他们张弓搭箭、持棒甩石,猎取野兽,包括猴、牛、猪、羊等。他们把捕获的一些动物加以驯养,以备日常的需要,骑牛、牵牛、赶猪、养狗、围象的图画频频出现,尤以牵牛的图像较多。看来,驯养畜类,已经开始。同时,先民们还从事采摘野果的劳动,低处举手采摘,高出叠立摘取。直接表示农业生产活动的场面,尚未发现,说明当时的生产活动仍十分原始。沧源岩画至今已有岩画的发现,为研究原始社会史、民族史、艺术发展史,都提供了新颖的形象资料。
      历经3000多年岁月风雨却原貌依旧的沧源岩画,以无声的语言,向世人讲述着人类从起源到发展的全部奥秘,不愧为“哀牢地新大陆”、“滇西南人文史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6-3-1 09: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4

372

主题

6801

帖子

4598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9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6-3-1 16: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么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