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的餐饮价格为什么那么高? 一提到中国铁路大家就有说不完的怨言。虽然我也看不惯诸多毛病,但这次我要为火车说一些话。 火车上的食品价格普遍比商场里高50%到100%左右,但我一直觉得这才是最合理的定价。 就像不少商家会设置折扣门槛,以差异化定价来筛选客户,铁道部关于食品的提高定价策略也可以起到筛选客户的作用。除了如此定价外,他们还有3种策略,我们来看看各自会带来什么影响。 1.以市场价出售。 所有人都没必要提前买好吃的带上火车了,因为火车上可以方便的买到同等价位的食品。这会大大增加火车的承载负担,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储存食品,如果以一列火车1000乘客(实际人数可能远高于此),在火车上1早1午1晚餐计算,食物的需求是相当庞大的,火车运营成本增加, 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能从票价中收回成本。 2.以远高于市场价出售。 总会有人吃的忘带了或没带够需要买火车上的食物,为什么不直接卖个5倍10倍的价格? 这也是我认为火车上食品定价不完全遵循供需关系的原因。 09年的12月,我当时结束在广州的游玩,乘坐会北方的火车回家,在湖南境内因为线路问题,被困了一天一夜,车上几乎所有旅客自带的食物都吃光了。 对于这时火车上的盒饭,那是远远的供不应求,还是刚需。如果铁道部把盒饭这一块外包出去,或者开放市场让逐利的商人来经营,或许此时价格真的被炒上天了。 但是你知道最终盒饭卖多少钱吗?10元。价格不涨反降,以近乎折本的价格在销售。 当乘务员挨节车厢告知所有盒饭一律降为10元时,我听见周围都是乘客的掌声。 那一天一夜我们就是靠着这每份10元的盒饭度过的。 3.不销售食品。 全部让乘客自带么?但是终究会有一些商旅人士不愿意大费周章的自带食品,他们愿意以略高的价格换来方便。火车也要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更何况有利可图。 再来说说火车上现如今的定价策略。 不愿意承受较高价格,愿意累一点麻烦一点可以自带食物上车。降低火车运载成本。 觉得自带食物麻烦的,可以享用我们方便快捷的车厢盒饭。 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不及损失首先满足乘客的生存需求。 所以呀,这是最好的,最人性化的定价策略,你们别埋怨铁路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