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26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
我市用工市场中 “85后”、“90后”等新生代务工者,与老一辈进城务工者相比,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就业期盼和职业梦想。
“能够节假日休息,最好有双休。”2月24日,在市内某重点企业应聘时,年轻的务工者徐新说起对新工作的要求一点都不含糊。工作是否体面、发展前景如何,成为年轻一代的务工者找工作时的主要标杆。
今年25岁的徐新是胡市镇汪刘村人,常年在外务工的他今年因为家庭原因回了老家。“在天门,工资相差不大,我希望找到一家工作环境比较好的。”在几家企业求职时,他总是先看工作环境如何,然后才问薪酬。“我不喜欢别人再把我们称‘农民工’,我想找一个体面的工作,有个好的工作环境,管理也人性化。”徐新说。
记者调查发现,新生代务工者择业期望值普遍提高,除了劳动报酬,他们还看重就业环境、人生价值的实现。
“这几年,新生代务工者会更多的考虑工作辛苦程度,求职导向正在由‘薪’向‘辛’转变,愿意进车间到操作一线的年轻人在减少。”市劳动就业管理局负责人认为,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体面劳动是目前劳动就业领域新的发展趋势,针对新生代就业群体择业观的变化,企业只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空间,才能更好地留住人。
渴望知识、渴望学习、渴望成长,成为不少新生代务工者的心愿。很多人当初辍学打工,而后深刻体会到知识和技能才是改变命运的金钥匙,他们盼望有更多的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升本领,获得认可。
“想回来学门技术,你觉得学叉车怎么样?”在采访时,今年24岁的九真镇务工者李伟和记者聊得最多的不是收入,而是学习。李伟最初只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名普工,靠体力吃饭,重复着单调、机械的生产程序。换过几家工厂后,他越发觉得这样的打工路只会越走越窄,“打工不可能一辈子,年纪大了怎么办!”他努力寻求改变。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我市大部分新生代务工者,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大多只能选择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做一些劳动力工作,而这些工作通常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薪酬却不高,干上几年后,容易引起疲倦和厌烦。如果能够学一门技术,或能成功实现转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