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不一样的红苕粥 真没想到几十年前天天吃的红苕,现在身价倍增。它是绿色食品,也是健康食品。再上网查看,知道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还对有些疾病有预防治疗的作用。提到红苕,我是刻骨铭心地难忘。当年生活在乡下吃过的红苕粥,自然而然显现在我的脑海里。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看到市民们喜欢吃红苕,知道原来乡下不值钱的红苕,现在成了市民喜欢的绿色健康食品,它的身价高了。我妻子跟大家一样,还不时买点红苕回来。她不喜欢吃粥,常见她不是用微波炉烤红苕吃,再就是把红苕切成片下面条吃。吃到妻子做的红苕食品,就记起来了,乡下吃过的我母亲煮的红苕粥。时代不同了,吃红苕的目的也不一样了。过去吃红苕粥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吃红苕食品是为了吃出身体健康来。 2015年下半年有段时日,趁妻子到姑娘那里去帮忙带外甥,她不在家时,我特地买了几回红苕,煮了几回红苕粥,把记忆里的回味的红苕粥变成了现实来品尝。如今生活好了吃米饭吃面食,还想着做出花样来吃,吃红苕只是偶尔吃吃,改善一下口味而已。吃了自己煮的红苕粥,米饭甜甜的红苕粉粉的,感觉与小时在乡下时吃的红苕粥大不一样。过去盛饭时宁可喝米汤吃稀一些碗里也不愿意要红苕,有一种厌恶之感,现在吃在嘴里是在品赏一种美味,它还很有吸引力,吃着碗里还想着锅里,吃了一碗还要添下一碗。 我们乡下粮食来源主要是种水稻和小麦,水稻和小麦也就是我们的赖以生存的粮食。三年自然灾害后的几年,记得我们那个村子的乡亲们一年忙到头,收的水稻和小麦还是不够吃。我们小孩子晚上跟着大人一起去开会,听到干部们大会小会都必讲的话:节约一把米,多加一瓢水。还有两稀一干,早上吃稀饭,晚上吃汤饭。这个汤饭可不是现在煨汤煮的饭哟,是用白水加米饭煮的,再还要把不少的白菜在里面,没有油水,这样的汤饭也不是蛮好吃的。种粮食的人一年忙到头,粮食还是不够吃。除了要吃返销粮(就是国家供应给村民的粮食指标,村民拿钱将这些粮食买回)外,再就是生产队自己另想其他办法自己解决了。我们那里是丘陵地带,冲田连着岗地,岗地除了适应种棉花种豆类种花生外,还适应种红苕。红苕不要么肥料,不要么管理,可以当饭吃。乡亲们选择在岗地上种红苕是再好不过了,用它来补充不够吃的粮食。红苕收了,那时,家家户户都一样,煮粥时将红苕放在粥里一起煮成红苕粥。上餐吃的是红苕粥,下餐吃的还是红苕粥,下下餐也没有丝毫的改变。今天吃的是它,明天吃的还是它,成月成月地吃它,一连要吃好几个月。红苕虽然香香的甜甜的粉粉的,味道还是那个味道,红苕粥还是那个红苕粥,感受可不一样了。天天如此吃多了,闻到红苕的气味就不想吃了。尽管吃红苕粥吃腻了,吃得不想吃它了,但还得要吃,总比饿饭的三年自然灾害要强了不知多少倍。要是没有红苕粥,那个缺粮少吃的年代还真不知道怎么渡过来,红苕粥帮助大家渡过了缺粮少吃的那个年代。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就是几十年了。现在与过去相比,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过去厌恶的吃腻了红苕粥,它再也不是人们用来填饱肚子的主角,现在充其量只是人们用来保健身体改善口味的辅助食品。时代不同了,一样的红苕粥,吃出来的感受不一样,也给人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