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西
- 精华
- 7
中士
 
- 积分
- 239
IP属地:广西柳州市
|
古今“劝农诗”走笔拾趣
•姚老庚
中国自古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农业不仅关乎人民的生活,而且关乎政权的兴衰成败。有鉴于“以农为本”成为秦汉以来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在宋代,为了扩大政府财源,满足人口和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史载“国家每下诏书,必以劝农……”历朝历代诗人墨客、政宦显要,留下的劝农诗也就应运而生了。
《多稼轩劝农诗》有曰:农事惟邦本,先农履亩东。劝耕时廑(q,n勤)虑,敢为惜劳躬描写了一场春雨过后,京郊大地郁郁葱葱的景象。与农事相关的,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封建皇帝,雍正是很关心邦本一一农业的:“夜来新雨过,裔甸绿平铺。克尽农桑力,方无饥冻虞。蚕筐携织妇,麦饭饱田夫。坐对春光晚,催耕听鸟呼”。古诗有曰:“田畯催耕二月天,野田弥望尽瑶田。阳和毕竟难埋没,放出枝头翠色鲜”。劝农蔚然成风,兼之儒家传统和朴素的民本思想。
长沙劝农诗:“闻说陂塘处处多,开工修筑莫蹉跎。十分积取盈堤水,六月骄阳奈汝何?田里功夫著得勤,翻耕须熟粪须均。插秧更要当时节,趁取阳和三月春”。作者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光,后改景希,人称西山先生,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此诗前半部分劝农要注重兴修水利,多筑水塘,以抗天旱;后半部分告诫农民要重视田间耕作,精耕细作,不误农时。水利和耕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以此劝农,可谓劝到了点子上,此不仅见出作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见出对农事的熟悉。同时,本诗劝农,语气和婉,如同和农民闲话,谆谆告诫中,全为农民着想,流露出对农民很深的感情,没有丝毫的居高临下的官僚腔,这在封建时代是很难得的。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陶渊明《劝农诗》:“悠悠上占,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在这首诗里,陶渊明强调了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是圣人都亲自做的事。宋代各级地方长官均兼一地之劝农官,每春二月农作初兴之时,守令出郊劝农,并须作劝农诗一首,宣示君王美意。宋•张矩《劝农》诗曰:“善端天赋本无殊,力穑之余好读书。莫讶劝农因劝学,须知公相起犁锄”。往哲代隔千年,古风犹现,此中真意,能与言乎?宋•苏辙《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六章有曰:“我行四方,稻麦黍稷。果蔬蒲荷,百种咸植。粪溉耘籽,乃后有穑。尔独何为,开口而食”。苏东坡《劝农诗》云:“咨尔黎汉,均为一民。给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鹦舌尚可学,化为黎母民”。表达了重农、劝农、关心农业的心情。
明代清官况钟诗作多以规劝诗为主,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劝农诗》为证:“嗟我微材愧牧民,车驱有句向农申。人生务本惟耕凿,世道还醇重蜡豳。粒粒皆从辛苦出,般般无过朴诚遵。迩来弊革应须尽,并戴尧天荷圣仁”。表现了一位正直清廉的封建官吏一方面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急切愿望,另一方面又希望百姓能安居乐业的爱民心情。尽管他是以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为前提,但他力图兴利除弊,寄希望于丰衣足食,在客观上总是符合人民愿望的。而且他懂得农民的艰辛,也是一种爱民的表现。
范仲淹知庆州时的杰作。诗云:“烹葵剥枣古年丰,莫管时殊俗自同。太守劝农农勉听,从今再愿调豳风”。元•胡少中《劝农诗》曰:“岱宗高拱万山陪,百里平田镜面开。谷麦丰登梨枣熟,至元癸未劝农来”。时任济宁路总管的胡少中奉诏劝农所作。桃源笠叟读圣君兄《劝农诗》七绝有感:“少中总管济宁路,放眼泰汶千卷开。仕宦江南非鲁职,起岩何以劝农来”。少中,即胡少中,元时济宁路总管。起岩,张起岩,元初第一位汉人状元,曾客居山东肥城。
宋•陈宓《安溪劝农诗》诗一:“力勤瘠地亦良田,丰歉由人莫问天,曝背耘苗能着力,天公毕竟也相怜”。诗二:“汗颜为令已三年,二税无因放汝钱。但愿人人知务本,创地莫忘劝农篇”。诗三:“父母辛勤养汝身,直须五鼎奉双亲。有田若不勤耕稼,菽水犹亏岂是人”。从《建州刺史鲍祗劝农诗》,还是可以窥见其关心百姓的善良心灵。诗云:“使君劝农泛清溪,才问高田又及低。蛙鼓鸣畦芳草际,莺梭掷柳画桥西。堪怜南亩波生浪,且喜东庄麦秀齐……”景定元年(1260),在任福建转运判官时,鉴于农民负担沉重,同情农民疾苦,赋《劝农诗》8首教育农民,其一云:“便幸田中尽是禾,纳官还债也无多,若能俭用家常足,免得登门更问他。”饶虎臣虽为封建王朝的一位正直之士,从政清廉,体念民瘼。却不为权臣所容。
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今都昌县阳丰乡府前江家人。年少时就聪明隽秀,颇有锋头,在乡试中连连中举。进入太学,很有文名。其所作《劝农诗》云:“父老前来吾语尔,官民相近古遗风。欲知太守乐其乐,乐在田家欢笑中”。江万里还有一首《知螺江府劝农诗》写出了劝课农桑,与民同乐,共话丰年的喜悦心情和热切愿望:“农岂犹需我劝农,且从人意卜年丰。喜闻布谷声声急,莫为催科处处穷”。
淳熙四年二月,静江守臣张南轩奉诏劝农于郊,宣公作的《劝农诗》阳春之诗二十四章有曰:“嗟尔农夫,各敬乃事。往利尔器,诫尔妇子。惟生在勤,勤是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祁祁甘雨,膏我下土。羽羽谷风,和泽乃音。往即尔耕,惟力之深。往莳尔苗,勿倦其耘”。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处守谢景思寄劝农诗次其韵》有曰:“使君小队出田间,却拥旌旗鼓吹还。走送劳农诗俊逸,悬知领客事清闲。坐曹已白儿时鬓,置酒聊朱病后颜。无路从公上烟雨,梦魂长绕处州山”。
丙午京兆举人许勉炖,调任汜水今荥阳市知县,在县任职七年。他在一首诗里曰:“麦秀青青一雨余,东郊广播劝农书。九推莫讶扶犁健,我在田间久荷锄”。劝农,是我国古代地方长官每年都要例行的勉励农耕的公务活动。九推,是一种天子举行亲耕仪式的古礼,卿、诸侯参加拨土九次,称为九推,这里代指自己的扶犁劳动。健,此处作善于讲。荷,扛。一场春雨过后,田野里麦苗儿一片青绿;我到东郊劝农,散发鼓励农业的文书。不要惊讶我扶犁如此熟练,我曾经在田间长期扛锄。古有悯农诗、劝农诗、祭农桑诗,农民是作为一个集合符号出现,是一个被观察、被书写的被动的他者。唯有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农民获得了文化、获得了思维、获得了自我独立的主体意识,才具有了特有的时代意义。作为封建社会的官吏,许勉炖是一个难得的优秀人物。他对建设汜水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的事迹,应该得到人民纪念的,同理,古今所有关心民风民俗,关心农民,关心农业生产的官员同样应该得到人民的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