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下士

- 积分
- 133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郧阳师专
|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郧阳师专 2016-3-16 13: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我离开阳新,只身一人来到湖北西北小城十堰市。十堰市肃然地面对一个外地学子。
然而,我自中学开始就习惯了文学创作并立志要成为一个安静的作家并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面对十堰地方高校汉江师范学院(郧阳师专)这所以人文科为重点的文化学校办起了文学社。当时郧阳师专还未升格为第二批本科。也意味着这所专科办起来的文学社前“圣风文学社”一直存在。据说自1991年开始,圣风文学社就成立了,并延续了二十五年。我觉得,学校里根本看不见文学的风貌,于是建立办起一个成为“新梦”的文学社,并期望新梦文学社能够力挽狂澜,将目前学校的文化氛围提升到一个湖北省的高度。期望在我们一群青年学生的努力当中渐次有了文学的踪影,郧阳师专也渐渐理解学生学习文学的信心与恒心。所以,郧阳师专中文系党委书记罗教授以及主任王教授也很同意办文学社,并给予我们鼓励与经济帮助。
十堰郧阳师专新梦文学社的存在没有得到很好的弘扬与发展,高校作者有许多时间上的差距与牵绊,导致新梦文学社在持续一年半了两刊后成为历史尘埃。
这个由湖北地方高校办起来的文学社没有让郧阳师专文化氛围与文学面貌持续焕然一新,却在某种程度上孕育出了一批具有文学天赋的小作家与文学爱好者。我感叹,郧阳师专即将升格为本科,而且公办,为何文学水平如此吗不成风气。文学是考验人内在修养的重要组成成分,更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集中核心。有了文学的发展,搞笑的宣传与文化的力度显然不仅仅是处于几十年的被动地位。不是高校不愿意投资,而是高校文学的领头人没有下定心思扶持以及核心区位在于学生资质的差以及学生没有刻苦奋斗以及坐冷板凳的恒心。郧阳师专在学生社团上的关心上与文学文化投资上不是没有,而是这种投资无法下达到不成体系的学生身上。
眼看着资源的流失以及文化的寂灭,我这个曾近一开始想要郧阳师专的学术氛围与文化氛围达到基本的科研水平已经成为历史泡影。为何文化的趋势在中部地区城市没有明确的进步与明显的成就,与那些我经历过的人文课甚至是理工科学院相比,这所汉江师范学院的人文底蕴从教师到学生都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一个地方文化的摇篮,它的长久往往需要一个彻底的革命才能形成,郧阳师专的文化在党委宣传部,圣风文学社,新梦文学社,以及中文系学习报的渐次进退中,形成了孤立无援的几个文学自卫团体。党委宣传部推展出的《郧阳师专报》是目前最为优秀的期刊,其中有一个《文艺副刊》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们对文化的渴求与鼓励的味道。郧阳师专的文化走向一直在循序渐进地进步着,只是这个过程与以学生为主的高校师生形成强烈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令我十分的是遗憾的是,在我能在郧阳师专修习的一段时间中,我很难看到郧阳师专这所湖北地方人文高校能有以学生为主的重要文化 突破了。经济的发展明明符合文艺的发展,而承担着郧阳师专文艺运动影响的核心力量以及文学团体圣风文学社却几乎忘掉了自己的使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领域里做自己的王国梦,这个梦在未醒之际,不知道是否有有识之士,将这个高校的文艺路线做一个纲领性的改变。郧阳师专的风度在汉江师范学院的影子中才可放射出二十一世纪新的光芒与色彩。
最后,祝愿汉江师范学院文化的发展与办学的优良传统能够体现出新世纪新文化新潮流的新优势。
汉江师范学院 2014 级中文系学生 肖本亮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