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六角亭精神病院探望治病的老街坊金秀 之一、二
2016年3月26日 阴天 雨
昨天,在楼下听遇见几位街坊站在一起聊天,便停下脚步静静的围观。仔细的听来,她们是在商量今天要去探视金秀的事情,回想起来,难怪这几天没有看见金秀的人影的,原来她被送去住院了,住的还是武汉市大名鼎鼎的六角亭医院,那可是患了精神病才去住的地方啊!
金秀,一个照业的人,1954年出生,早就退休了,没有什么文化。一直以来,金秀一个人跟到父母过日子,过着过着老母亲走了。
后来,金秀一个人就跟到父亲一起过日子,每天用轮椅推着父亲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父亲说买什么,她就买什么,完全不会当家做主,当然,钱也是父亲把握,用多少给多少。
每次走到楼梯口,就看见他们父女俩在一个小煤炉上做菜,就是那种蜂窝煤的小提炉子,每天在门口的小路上生炉子,每次隔壁左右路过的街坊们穿行在飘飘的煤烟子里面,忍不住的咳嗽两声,也没有怨言,我还在想,是不是大家都把这种生炉子的环境当做怀旧啊?也许,只有享受怀旧时才不会有意见?
有一次,金秀的父亲病了,金秀的弟弟送了一盘切好了的牛肉片过来,就去上班走了。快到吃饭的时间了,金秀在电饭煲把饭闷熟了,一直就站在楼梯口,她是在等候那几位她觉得是值得依赖的“她们”来路过这里时,帮她把牛肉这盘菜进行把关一下。其实,那盘牛肉本来就可以直接吃,但是,给点油在锅里面一啪,在用酱油一淇,那味道就会好多了。此时此刻的金秀是在等那个可以帮她把牛肉一啪一淇的把关人出现,苍天不负有心人。我们一拨人从菜市场返回了,金秀看见我们,眨了眨双眼,那只布满白内障的左眼终于看清楚了是我们的时候,立刻把小煤炉上面的水壶提在地上,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铁锅放在炉子上,然后拿着锅铲欣喜万分的走到我们的跟前,哎,可怜的人啊......
记得那年快过年的时候,金秀跟我说想去社区拿老父亲的高龄补助,以前都是用轮椅推老父亲去社区领取那份补助,现在老父亲刚出院回家,怕吹寒风,这个季度的300块钱怎么去领取呢?
我问金秀,你一个人去社区会走吗?金秀告诉我说以前就住在那个社区,会走。金秀又告诉我说前天去了社区,社区的人说代领高龄补贴要看双方的身份证才给。(也是啊,就金秀这身体状况,拿身份证出去就不会令人放心。)
我想,社区这是在照章办事,也没有错。
我问:金秀,社区的人认得你吗?
金秀说:认得,以前用轮椅推父亲去过多次社区。
我悄悄的教金秀一个方法,第二天,金秀单枪匹马的轻轻松松的就把她父亲的高龄补贴领了回来。
当金秀把这当做是喜讯告诉我的时候,我深深的感叹,社区的办事人员还是很体贴、关心高龄居民。
又过了几天,我都淡忘了这事情。
那天,我在楼梯口遇见了金秀的父亲,这位老家人已经可以颤颤抖抖的到处走动了。
他对我说:谢谢你们大家啊,你们还要多带金秀一把,她从来都不会做饭,现在60多岁了,还在学习做饭已经是很不错了。
......
春节前这位老人已经离世了,春节后的三月初金秀被她的兄弟送进了六角亭,其间的辛酸,不是一两句话可以道来的,为什么我们一群街坊邻居自发的邀约一起去探视金秀,那就是街坊邻里的真情牵挂!
我们和金秀一起聊天的时候,看见金秀的兄弟送去了一天的饭菜,金秀端起海带排骨汤,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开心满足的样子,如同一个学龄前儿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窗外哗啦啦的下起了雨,当我们准备离开医院时,金秀立刻显得舍不得的样子,但,很快她就对送我们的弟弟说,你去请她们到餐馆吃一顿午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