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五岳归来 于 2016-4-1 15:41 编辑
丑哥哑嫂 春节回老家,不少人还在谈论湾里的丑哥哑嫂,尽管他们已过世几年了。 丑哥就住在我家前面,兄弟一人,祖上不知何许人也,听说他家世代以讨饭为生。解放时,他父亲随大军南下,停留在我们湾里,娶邻村孀妇为妻,以赤贫成份落户我们周家湾。他家姓刘,老父近五十生丑哥,不久父母双双弃他而逝。说起来丑哥是个孤儿,是吃我们周家湾百家饭长大的。至于丑哥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娶的哑嫂,我没有打听过,但我知道,哑嫂娘家离我们湾不远,娘家也没有什么人。 在我的印象里,丑哥五短身材,头发凌乱,纵纹满面,笑开时,嘴占了面部的一半,极象非洲的类人猿。哑嫂倒不一样,头发永远梳得顺顺的,牙也刷得那样的白,穿的衣服就是破了也洗得干净。尽管她是个哑巴,但她很少开口,很沉稳,在家默默地做着家务,种着菜园。他们家只有两间屋,一间做厨房,一间做客厅兼居室。由于房屋低矮,没有窗户,里面暗暗的,但进到屋内,你会觉得是那么简单和洁净,村中人极少去他家。 丑哥和哑嫂夫妻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丑哥除种两亩田地外,就是卖柴。乡下热集的早晨,他总是早早地挑担柴去镇上叫卖。他的柴干、便宜,所以他的柴总是被熟人抢着买走了。丑哥卖完柴,就买两个烧饼回家。往返二十几里山路来回,哑嫂早就煮好了稀饭,热好了咸菜。太阳老高老高了,丑哥和哑嫂象城里人一样吃着早餐。卖柴的钱由哑嫂保管,他们俩在昏暗的屋子里,反复数着卖柴得来的元角分,然后两人一天傻傻地笑着。他们家两亩田地在山坳里,离村很远,阳光不好,也没有方便的水源。但丑哥总是从家里把家园肥一担一担地挑到田地里去,在田地附近一锹一锹地修了口小小的池塘,平时养点小鱼,天旱时,用水桶从池塘里一桶一桶地提水浇庄稼。其做法虽然有点蠢笨,但他们家的粮食每年还是不缺的。哑嫂会种菜,他家的园子四季常青,她常常把满篮满篮子菜送给湾邻。哑嫂还在村头空地里种点棉花,闲时纺线织布什么的。他们的日子虽说简单了点,但由于勤劳,男主外,女主内,相互依靠,也算过得去。 他们家没有什么亲戚朋友,他们也没有后人,更没有什么财产。丑哥每次出门,总是早早地回家,尽量不在外吃饭,从不在外过夜。每当丑哥出门,哑嫂做好了饭,就在门口呆呆地等着丑哥,那种眼神是无法形容的。丑哥不回,她不会吃饭,更不用说睡觉了。 丑哥不到五十就过世了,留下哑嫂一个人,她一直哭,没几年,也走了。村里人选了块朝阳的山坡,把他们夫妻俩合葬在一起。 电视剧《小城大事》里有句经典话“来世我们还做夫妻”,用这句话来诠释丑哥哑嫂的夫妻感情是最好不过的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还记起了丑哥哑嫂,在此顺祝丑哥哑嫂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