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要多栽开花结果的树 一年一度的植树造林运动又在农村掀起。农村栽什么树更好?我认为,农村应当多栽开花结果的树,比如,栽桃树、梨树、银杏树、柚子树、桔子树等。上次,我到下乡某乡镇去,听说该镇、某村已进了大量的樟树,并打算尽快栽下去。我就纳闷,该镇是个梅花古镇,前不久的赏梅花在该镇掀起了热潮,许多外地人,比如九江人、上乡人,驱车上百里,到该镇去看梅花,花海变成了人海,为什么不趁此“赏花热”大力发展“赏花经济”呢?樟树在平原湖区的农村是很难成才的,主要是它的树冠较大,与庄稼争肥、争光、争养,农村人一般不会栽樟树。加之中国还有个传统说法,就是“屋前不栽樟”。你把樟树栽到人家的屋边、田地边,人家就是把它折断,你栽了也白栽。因此,在这个乡镇栽樟树,其实是决策不科学。 清明节我回乡祭祖,与村干部闲聊,谈到如何整治村里的一条河,恢复我们小时候看到的“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清清的河水,垂岸的野花,鸣唱的黄鹂和翠鸟,一叶小舟行在水中,活泼的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跳跃”这个水景、美景时,我建议,在两岸还各栽上两排桃树,由村里统一栽,交给个人,由个人负责管理、个人受益,确保树能活、能挂果、能成景。再配上农村垃圾治理和村庄整治,将来可以开发农家乐。可是,村干部说,村里已把树买回来了,是水杉,1000棵,由镇上统一在安徽某县买的,村里自己去拉,钱由村里出。我觉得,这个作法同样不科学,同样是一次浪费。 多年来,政府要求农村栽了许多树,可是树都不见了,关键是管理不善,管理不善又是因为这些树与农民的发展要求不符合,不能给农村居民带来利益,甚至损害了农村居民的利益,比如与庄稼争光、争肥、争养,损害了庄稼的生长。如果是落叶树,如果是开花结果的树,果子能吃能卖钱,花能让人赏心悦目,能给农民带来利益,农村居民就会喜爱她,就是维护她,她就会茁壮成长。为什么农村居民家门前都有许多花草、果树?就是如此。 我们要建设“美丽乡村”,就从植树造林开始。把有限的植树造林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作用,不让这些资金浪费,还要让这些资金良性循环,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能的年年栽树,年年不见树。 201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