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讯
(记者崔逾瑜、通讯员彭绍荣、李锐)幸运的人当常怀感恩之心。14年前,9岁的黄梅男孩黄科因心脏病发作,被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朱水波医生悉心救治,解除病痛;14年后,黄科成为一名准医生,跟着朱水波实习。“我决定报考朱老师的硕士研究生,将来像他一样!”昨日,穿着白大褂的黄科,目光炯炯而坚毅。
黄科来自黄梅农村,今年23岁,大四学生,就读于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据他介绍,自己是家中独子,从小就病恹恹,总是大口大口喘气。因为家庭贫困,他的病一直被拖着。
2002年4月初,小黄科感冒发烧,打针吃药一周不见好转。父母带他来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时任心胸外科副主任的朱水波诊断后,确定小黄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需入院手术。
手术前,黄科需要插胃管检查,因为害怕非常抗拒。正巧朱水波也是黄冈人,他一边抚摸着小黄科的头,一边说着家乡话轻声安慰。小黄科停止哭泣,配合完成检查。
住院期间,朱水波发现黄科和母亲偷偷躲在角落里,用白开水和着馒头吃。他当即拿出身上的钱,塞给黄科母亲,并协调科室对治疗费用进行减免。
入院后第5天,小黄科躺在了手术台上,有些害怕地喊着“妈妈、妈妈”。又是朱水波,微笑着朝黄科竖起大拇指,让他闭上眼睛,想想手术后最想去哪里玩、吃什么食物。就这样,黄科进入麻醉状态,手术顺利进行。
在重症监护室,小黄科睁开眼看到的第一张面孔,依然是守在病床边的朱水波。当天下午,黄科突发心脏压塞,血压下降,心脏骤停,陷入昏迷。朱水波又在床边紧急为黄科切开心包引流,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从此以后,朱水波的妙手仁心便烙印在黄科的心中,挥之不去。2012年,黄科,果断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如愿成为一名准医生。
今年春节后,黄科面临毕业实习。在朱水波的协调下,黄科来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跟着朱水波坐诊、查房、观摩手术,聆听教诲。“无论多忙多累,在病人面前,老师永远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不管对方是老人还是儿童,无论来自城市或是农村。”这段实习日子,朱水波的医风、医德、医术,更让黄科深深为之折服。“感谢老师,感恩社会,我立志学有所成,将来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黄科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