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赣鄂南派的古建筑风格,屋内雕梁画栋,石柱精巧,让人惊叹古人的智慧;湾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湾,遍布着古树、古井、古碓、古根、古墓、古道、古渠、古宅、古祠,也因这“九古”,上冯湾又被称为“九古奇村”。 高山天池美景醉人心脾 四月的阳光,洒满整个村落,蜿蜒的盘山公路直通山顶。与别的公路不一样,从上冯湾上到山顶的路坡度极大,当地工作人员说,现在这条路是经过硬化刷黑了的,要是换成以前的路,很多车都上不来,只能靠双腿爬上山。
车沿着盘山公路往上行驶,沿途风景清新秀丽,美不胜收。“正山顶上有一个天池,水特别干净清澈。”当地导游方丹告诉记者,天池原本叫芦家塘,后来大家都叫它作天池。大约10多分钟,记者一行抵达山顶,从假山旁的小路穿过去,一座清澈秀丽的湖泊呈现在眼前。
高山上的湖泊总会给人一种神秘高贵的印象,与著名的“天山明珠”相比,这座天池少了几分寒冷神秘,多了一丝春的温暖,更易让人沉醉。“这座天池大概有14亩左右,水最深处有2.2米。”方丹说,天池里的水都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因此格外清澈,冬暖夏凉。在天池两边,种满了茶油树,树干看着都不粗,但几乎都有数千年的寿命。
茶油树前,不时会冒出几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横七竖八地,没有规则却也乱得好看,有的石头上沾着泥土,仿佛刚刚破土而出。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里的石头形态各异,每一个大石头上面都“长”了很多小石头。
“这些石头都是大家从土里挖出来的,我们觉得很好看,也就让它顺其自然地,没有刻意挪动或者改变。至于石头上‘长’石头,听以前村子里的老人说,亿万年前这里因为受到火山喷发的影响,石头变得很奇特,就像被火烧过一样。”方丹如是说。
传说终归是传说,早已无从考究,但山上绝美的风景是能够真切感受到的。行走间,微风拂过脸庞,天池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在欢迎游客的到来。 “千年树爹”守护古老村落 游览途中,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些有着皖赣鄂南派建筑风格的古宅,青砖黛瓦,高低起伏的马头墙,让人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视觉动感,每栋古宅都积淀着厚重的历史,仿佛在诉说着美丽而动听的古老传说。
方丹告诉记者,脚下的这条路便是古道,上冯湾内现存传统建筑工艺古道6条,长约2000米,石坎、石磴、石桥蜿蜒遍布,路边溪水潺潺,别有一番情趣。一条用石头精心垒砌而成的古沟渠,坚固坚守了几百年,彰显着保护民宅的历史功勋,湾内一个巨大的古碾,让人不禁想起旧时农家劳作的场景。
据了解,上冯湾百年以上古树有千余株,其中一棵被称为“中华枸骨王”的枸骨树,树高18米,冠径15.6米,有上千年的树龄。此外,还有“四世同堂”“儿孙满堂”等生动形象的古树群落。而最令人惊叹的,便是占地30余平方米的千年樟树蔸,被称为香樟的“活化石”,也叫“把根留住”。
“我们当地人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千岁树爹’。”关于“千岁树爹”,方丹告诉记者,这棵树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有一次遭遇了暴风雨,被雷电击中后被砍掉,并被卖给了一个下江人士做船舶。从那之后,村里人就把树蔸当做神明一样供起来了。
说到树蔸,村里还有一个传说,相传这个树蔸不能挖,如果谁家人偷偷来挖了这个树蔸的话,就会腹痛不止,因为触犯到他了。为了防止“千岁树爹”受到白蚁的侵蚀,村里还专门投资了20万元开展保护工作。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在一处古寺前,记者一行停下了脚步,据介绍,这座古寺叫“金竹寺”,建于清康熙年间,现扩建有山门、大雄宝殿、斋堂、客房等,虽历经沧桑,但雄姿犹在,古韵古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