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黄梅县五祖寺东山古道修缮工程沿途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湖北殷祖古建园林工程公司施工人员正忙着用旧花岗岩石铺设毁损的路面,加紧对古道进行保护性修复。
黄梅县五祖寺是200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梅县五祖镇东山,是佛教禅宗发源地,始建于唐代,距今已1300余年历史。五祖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迹众多,有唐代的古山门、宋代的东山古道、清代的二天门等单体文物38处。
五祖寺东山古道依山势盘绕而上,陡坡处建有台阶,原是历代登山寻胜的唯一通道,下起五祖镇一天门故址,上达东山主峰白莲峰,全系花岗岩石块铺成,总长4公里,最宽处4米,最窄处1米左右,由北宋年间五祖寺住持及各地信众募化修成。因千百年屡遭劫难,加上年久失修,东山古道已出现石块移位、下沉等不同程度的损毁,其大部已淹没在荒草之中,残存的部分古道上,尚存有数百米长的青石板路,但也出现了山体滑坡险情。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弘扬禅文化、打造大品牌”的要求,保护丰富而独特的禅文化资源,加快禅文化旅游区建设,黄梅报经国家和省文物局同意,对五祖寺东山古道、二天门、古山门等3个单体建筑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
此次修缮工程为五祖寺东山古道第一段,起点一天门故址,终点古山门,全长1581米,沿途含二天门和古山门等古建筑,总投资420万元,由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设计。工程于去年10月28日动工,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施工。工程施工中,黄梅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现状”、“修旧如旧、还原历史”、“最小干预”等设计和修复原则,保护东山古道古迹,尽量恢复古道原貌。为避免留下人工修复的痕迹,我县派人寻找山上的旧花岗岩石,并从广西调来9头骡子从山上驼运岩石铺设毁损路面,全力再现古道往昔风貌。
黄梅县文化局局长吴亚城说,五祖寺东山古道修缮工程的施工,对研究古人修路的技艺和当地唐代建筑以及佛教禅宗文化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