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本报记者 潘雪君 周莉 实习记者 程维维 文/摄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毒品犯罪问题也日益猖獗。
为了贯彻落实宣传教育工作,由市公安局积极筹划拍摄的禁毒系列微电影《芳姐》,已于4月15日杀青。
七易其稿 依据原型打造剧本
4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办公室时,陈清正在忙着为电影加字幕,据陈清介绍,禁毒大队成功打掉了一个又一个贩毒团伙,几乎每个禁毒民警都能讲几段惊险刺激的缉毒故事,但是如何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故事,并用电影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禁毒大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从今年春节起,陈清就一直在琢磨着剧本的事情。“每一次成功破获贩毒案件,我们的心情非常复杂。因为每个覆灭的犯罪团伙背后都牵扯着大量吸毒现象,很多的幸福家庭由此而支离破碎。”因此,禁毒大队一直想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将毒品的毒害性宣传到位。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到,吸毒人群在戒毒后,走上复吸之路的概率非常高。”陈清说,一是以前的吸毒团伙可能会重新联系到他,更重要的是他们戒毒后,很难再次回归到现实社会当中来。“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扶,不要把他们当成异类,帮他们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基于这一想法,结合以往的许多真实禁毒案例,在经历了几个月的酝酿和努力,剧本初步定型,随后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先后七易其稿。最终,在社会原型的基础上,以社区民警芳姐关怀吸毒人群,并帮助他们投案自首,重新回归生活为题材的微电影《芳姐》剧本诞生了。
选角细致 演员试戏真情流露
要拍摄一部成功的微电影,选角可是其中的一大关键。在扮演“芳姐”的演员选择上,工作组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一开始,同事找了一位外形很靓丽的女演员,我总感觉不对。”陈清回忆道,随后工作组又去湖北师范大学,想找找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但是毕竟学生都还是太年轻,所以可能不适合这个角色。”
“芳姐是一名普通社区民警,社区老老少少都喊她芳姐,她是基层女性的代表,有爱心和责任心,不怕吃苦。同时,浑身应该散发着一种亲切感。”陈清描述道,经过三次挑选,最终选定了专业演员曹菁菁来扮演“芳姐”这一角色。
在剧本当中,吸毒者梦梦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贝贝,戏份比较重。对于小演员贝贝的挑选,工作组也是费了一番苦心。
“演员年纪小的话,对于情感解读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欠缺。”陈清告诉记者,当他们正在为挑选小演员发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朋友和他8岁的女儿张宁慧。
为了试戏,陈清也是煞费苦心。他说,“我对她说,贝贝,你爸爸要走了,去很远的地方,你叫你爸爸别离开你。谁知道,这小女孩刷地一下哭了起来,抱着她爸爸的大腿,叫他爸爸别离开。”
陈清被张宁慧细腻的感情所打动,毫不犹豫就将她定为了“贝贝”一角。
拍摄辛苦 意义深刻盼市民认可
由于只有一个单机位拍戏,所以过程也是繁琐而坎坷。
“经常会碰到拍几条都过不了的情况。”陈清说,因为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和专业的大剧组相比,所以对演员的素质要求也是非常过硬的。
陈清告诉记者,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每一天都跟“打仗”似的。“我记得有一场戏是要拍一个老太太在菜场捡剩菜叶子,拍摄的时候有的市民不知情,就一直赶我们的演员走,特别有意思。”对于当时正在全身心拍摄的陈清来说,想笑却又憋着不能笑。
在陈清看来,这部片子是继《毒果》和《毒舌》之后让他感触最深的一部片子,能够杀青,他要感谢的人有太多。
“整个剧情基本上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改编,为了配合达到一个影视效果,可能有一点变化或者是虚构的成分,但是主体还是围绕真实事件来讲述的。”陈清说。
《芳姐》从开拍到现在,陈清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忙前忙后早就成了一种习惯。“不仅是我,就连我们局领导对这件事也是十分重视的,经常会询问拍摄的进展如何,并从精神和行动上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公安局副局长朱其勇认为,这部片子是一部宣传教育的微电影,意义深刻。“它整体上来说比较接地气,没有一些浮华的东西,以一个小市民的角度来展开,更能够被市民所接受和认可,意义应该是要大于前两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