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520|回复: 4

100多年前,均州沧浪亭(丹江口市)在俄国人眼中是这样的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2

主题

1631

帖子

1972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97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6-4-21 15: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xfzs 于 2016-4-21 15:35 编辑

作为古均州(今丹江口市)八大景之一的沧浪亭,随着1967年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最终沉入水中。现在人们只能依据书本和古画来猜想当年这座亭阁的建筑之美、风景之雅。令人惊喜的是,在遥远的巴西国家图书馆竟然珍藏着一张距今142年的均州沧浪亭老照片。

这张照片究竟是谁拍摄的?为何会流落到巴西国家图书馆呢?

    俄国考察团1874年所摄的均州沧浪亭影像


142年前均州沧浪亭影像惊喜现身

长期关注武当文化的十堰资深网友“游尘”,近年来一直在收集整理武当历史图片。前不久,他在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上,无意发现一张罕见的武当山下均州沧浪亭老照片,系一支俄国考察团1874年所摄。

记者登录该网站看到,这张142年前拍摄的泛黄老照片显示:镶嵌在崖壁上的均州沧浪亭,楼阁亭台层层叠叠依偎在崖边,下临汉江,气势非凡,使人遐想联翩。

在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上,这张均州沧浪亭老照片的文字介绍如下:“建于宋代(公元960—1279年)的沧浪亭,位于汉江陡岸,部分嵌在岩石中。中国湖北省,1874年。”

仔细端详这张照片,沧浪亭下端右侧建筑还有干阑式游廊。干阑式建筑多用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采用底层架空。它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无院落、建筑规模不大的沧浪亭,之所以采用干阑式建筑结构,正是看中了其在平坎少、地形复杂地区的适用性。

1911年辛亥革命后,均州改为均县。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均州沧浪亭照片,是1939年均县人王钧拍摄,由王钧后人王文凯保存至今。1939年拍摄的这张均州沧浪亭照片显示有5栋房子,包括2个亭子和3栋房子。沧浪亭的正门,有一条步行道通往江边。

然而,这时的均州沧浪亭已经不见干阑式游廊。显然,1874年至1939年的这65年间,沧浪亭进行了重修。

那么,武当山下的均州沧浪亭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承载了哪些时代意义与文化内涵?

   1939年均县人王钧拍摄的均州沧浪亭影像


据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永国介绍,4000年前大禹到武当山下的沧浪治水;2500年前孔子到沧浪闻孺子歌;2300年前屈原到沧浪与渔父歌,由此出现了沧浪,形成了沧浪文化。

他说,目前国内史志记载的具有沧浪文化元素的地方有八个,分别是:武昌兴国州 (现湖北阳新)、安陆沔阳州 (现湖北仙桃)、常德龙阳 (现湖南汉寿)、鲁之峄县(现山东枣庄)、苏州沧浪亭 (现江苏苏州)、湖广均州 (现湖北丹江口)、湖广竹山 (现湖北竹山)、湖广郧县 (现湖北郧阳区)。

“其中三个地方有沧浪亭,它们分别是:均州沧浪亭(现湖北丹江口)、苏州沧浪亭 (现江苏苏州)、阳新沧浪亭 (现湖北阳新)。这三座沧浪亭均始建于宋代,在历史上各领风骚,各有千秋。”王永国说,这三座沧浪亭几经兴废,但形象仍存,已经成为沧浪文化的地标地景。

五建五毁的均州沧浪亭

王永国通过研究发现,据《续辑均州志》卷十二记载,在宋朝就已经有三处石刻,刻在沧浪亭处山崖石之上,分别是: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沧浪亭处石壁题刻判官景况书,有90个刻字;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正月,陆恺……武当宰相张彦自沧浪亭泛舟东沿江岸,因留题石壁间,巡检刘轸尉张况同至,有63个刻字;南宋嘉定丁丑(公元1217年)后清明三日,郡太守应谦之亨甫……题于沧浪亭,有99个刻字。

据此可知,均州沧浪亭在北宋时期的治平元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是现在查证到的最早有关沧浪亭的记载。”王永国说。

这些石刻的主人是:武当宰相、郡太守、巡检判官等,是职位很高的官员,他们刻石以流芳千古。

王永国分析,按常理只有古建筑景点,并且是名建筑景点才会吸引人们刻字留念,若是新景点,不会马上吸引人们刻字的。他认为,均州沧浪亭的始建年代应当在唐末宋初这段时间,可定位于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前后。

在这段历史中,均州沧浪亭建了又毁,毁了再建,再建再毁。

那么,它究竟历经了多少兴衰磨难呢?

根据清光绪《续辑均州志》的记载,王永国研究发现,均州沧浪亭在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前,已经毁掉了。就在这一年,沧浪亭开始了第二次修建。

清康熙十二年《均州志》记载:均州学正王钦命《初过沧浪亭》题中记:“予丙午秋经过,荒榛罥途,仅存亭址感赋。”又《再过沧浪亭》题中记:“已酉再过沧浪亭,已悄然复新。”由此可见,到了康熙丙午,即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前沧浪亭又一次被毁;康熙已酉,即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沧浪亭第三次修建。

王永国从民国 《续修大岳太和山志》中发现,均州沧浪亭在清咸丰六年(公元1859年)前第三次被毁;就在这一年,第四次修建。

31年后的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春,均州沧浪亭第四次被毁。这一次是遭了火灾!

到光绪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1907年—1908年),均州沧浪亭第五次修建。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工程始建,1967年丹江口大坝开始下闸蓄水,均州沧浪亭沉入水中,第五次被毁。

均州沧浪亭“漂洋过海”到巴西

王永国介绍,现存的均州沧浪亭影像资料极为罕见。“这张1874年由俄国考察团所摄的沧浪亭老照片系首次发现,也是沧浪亭在第四次修建后的展现,对研究均州沧浪亭历史变迁及建筑风格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那么,这支俄国考察团当时为什么要到中国呢?他们是怎么拍到均州沧浪亭的呢?

时间追溯到1874年的清政府。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当时的沙皇俄国利用清政府的腐败,向中国派出了一支科学和贸易考察团。

考察经由陆路进军中国市场的新途径,调查贸易的增长前景,寻找合适的地方建立领事馆和工厂,并收集当时席卷中国西部多个地区的起义相关信息。

考察团共九人,由俄国总参谋部中校尤利安·A·索斯诺夫斯基带领,包括地质学家马图索夫斯基、科学官员帕维尔·亚科夫里维奇·派亚塞特斯基博士、摄影师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以及两名翻译、三名哥萨克士兵。考察团从圣彼得堡出发,取道乌兰巴托、北京、天津,抵达上海,然后沿长江经丝绸之路穿过哈密绿洲,最终回到俄国。

值得一提的是,考察团摄影师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拍摄了大约200张照片。后来,这些照片被装订成册,赠送给了当时的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

最终,佩德罗二世将这本相册捐赠给了巴西国家图书馆,成为他建立的“特丽萨·克里斯蒂娜·玛丽亚”藏品的一部分。

巴西国家图书馆原名皇家图书馆,成立于1810年10月29日,同时颁布饬令宣告皇家图书馆作为皇室财产,供宫廷及大臣使用。巴西国家图书馆是拉丁美洲国家馆中最大的图书馆,1990年藏书达800万卷(件),覆盖面涉及历史、法律及档案学研究等,其中不乏十四、十五世纪的善本,大量馆藏均有缩微胶片。该馆还有保存和修复实验室。

千年均州沧浪亭历经沧桑,五建五毁。谁曾料想,沧浪亭目前最早的影像却珍藏在千里迢迢的海外!这些照片,也成为研究中国这一历史阶段的宝贵资源。

照相机发明后不久拍摄了均州沧浪亭

记者查阅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显示,在巴西国家图书馆珍藏的“特丽萨·克里斯蒂娜·玛丽亚”藏品中,包括均州沧浪亭在内,共有19张湖北各地的影像资料。

根据拍摄者的行程,应该是从汉口沿汉江逆水而上。这些照片都标注了中英文图片说明,标出了图片的来历,其中有反映赤壁羊楼洞手工制茶作坊工人分拣、烘焙、检验及品尝茶叶的图片,也有从江面看黄鹤楼的远景照,黄鹤楼雄姿、黄鹄矶头建筑群、江边舶船民居等一览无余,百年前的武昌古城历历在目。在这些照片中还可以看到汉江岸边的樊城,停泊在岸边的众多小船一眼望不到头;崇阳县城的街道两边是徽派风格的房子,身着官服、骑在马上的骑兵统领和提督在路上巡查;汉江岸边的梓湖村,建在河岸高处的房屋及低处的船屋……

这些照片不仅填补了均州沧浪亭等影像资料的空白,而且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湖北记忆缩影,有利于这些领域的历史研究。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是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的。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4年后,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之后第二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

拍摄于1874年的均州沧浪亭老照片,究竟采用了何种设备、何种原料,已是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张极为罕见的沧浪亭影像资料,一定是在相机发明后不久在中国拍摄的。

“沧浪绿水”是古均州八大景之一。随着丹江口水库环库公路的建成通车,在库区沿线恢复“均州八大景”,对于完善旅游格局、发展地方经济、帮助库区群众增收、追忆乡愁等方面都将起到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沧浪亭老照片的发现,为沧浪亭的第六次新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


蚂蚁摇大树,边摇边狂叫!老子力气大,知道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6

主题

103

帖子

129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29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6-4-21 15: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3

主题

239

帖子

243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6-4-21 15: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建丹江口水库淹没沧浪亭后,均州沧浪竟无人知晓了。50多年后,才又重新寻回沧浪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2

主题

1631

帖子

1972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97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6-4-22 0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沧浪亭貌似很宏伟,很壮观的,可惜都被淹没了。
蚂蚁摇大树,边摇边狂叫!老子力气大,知道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840

帖子

100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0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6-4-26 13: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江口山水一体资源举世罕见,可惜被十堰硬硬的割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