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本报记者 陈姣 文/摄
东沟闸村处于东风农场边缘村,也是东风农场最大的行政村。由于村集体收入低,水、电、路问题得不到解决,一度给当地发展带来系列困难。
今年以来,市委农办成立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驻扎在村里。通过产业帮扶、结对帮扶等方式,让东沟闸村焕然一新。
东沟闸村貌焕然一新
“自从村里安装了路灯,晚上走路都是亮堂堂的,走路也方便了。”4月19日,记者来到大冶市东风农场西北部的东沟闸村,提及精准扶贫政策时,村民张玉竹感触颇深。
走进东风农场东沟闸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水泥路,贯穿了整个村庄,两边是新装的太阳能路灯和开始挂绿的新树木,一派现代化新农村的模样。
村头是新建的村卫生室,这是一栋修葺一新的二层小楼,记者走进一楼观看,右边是输液室,左边是诊疗室,环境堪比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医李尚怡正在为村民测量血糖。
“这里原先是一个破旧的老办公室,非常简陋。”李尚怡说,以前没有村卫生室的时候,有个病痛都要去4公里以外的农场卫生院看,现在测血糖、血压,小病小痛不用出村庄了。
随后,记者一行乘车行驶在大塘堤上,笔直的水泥路两边是鱼塘和藕塘。渔民们告诉记者,以前这条路是泥泞路,鱼饲料都运不进来,挖好的藕只能自己用板车或者三轮车拖出去卖。现在路修好了,货主直接开着货运车来塘边收,节省了运输成本。
“输血”帮扶不忘“造血”
记者了解到,东沟闸村处于东风农场边缘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渔业养殖,闲时外出打工为主。由于没有较好的经济产业支柱和项目投入,村集体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东沟闸村曾经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今年以来,市委农办成立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驻扎在村里。通过产业帮扶、结对帮扶等方式,帮助该村完成了大塘堤1.5公里水泥路建设;开展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74盏;围绕就医环境、乡村文化娱乐,完成了村卫生室、文化礼堂升级改造工程;投入资金10万元,在全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计划于4月前完成全村植树工作8000棵。
在“输血”的同时,更注重“造血”。市委农办通过产业帮扶,大力兴办实事惠及民生,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后,确定了小龙虾、特色养殖、光伏发电三个合作社。
下一步,新村泵站水渠建设工程、村内各养殖区域水渠清淤工程及涵闸建设、自来水改造工程、农村电网改造都已纳入计划建设内。通过培育专业合作社4户,可提升发展互帮互带,脱贫致富,自我帮带能力,起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每年直接提高经济收入达60万元。整合土地流转,培育养殖示范基地可为村级经济创收10万元;通过村级公路、水利、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