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纪明 通讯员 徐文波) 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她以独特的特色教育、超前的教育理念、优美的人文环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是一所发展的学校,从一棵幼嫩的新苗发展成嘉木参天、枝叶葱茏,谱写了培育英才的美丽诗篇。
她,就是大冶市滨湖学校。
上善之校
2015年7月4日,中考放榜。
滨湖学校904班学生曹涵在获知自己能进入大冶市第一中学后,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和曹涵一样自豪的还有该校其他的119名学生。据统计,2015年该校应届毕业生435人,上省属重点中学线119人,上线率高达27.4﹪,再创历史新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时间回到2008年9月1日,因新校基建工作还未完工,滨湖学校只能借用原下黄小学的几间教室来接纳新生……就这样,滨湖学校正式面向社会招生办学。
短短七年,滨湖学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变。班级数由原来在下黄小学借读时的6个教学班、26位教师、206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71个教学班、238位老师、近5000名学生。
七年时间,滨湖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是什么让滨湖学校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校长周文君道出了滨湖学校成功的“秘诀”:提倡素质教育,深化教育内涵发展,使学生劳逸结合、全面发展。
2013年,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周文君高扬“以生为本、绿色课堂”的理念,追求教育创新,激励学生主动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课改新理念的提出,使滨湖学校站在了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
2014年4月4日和2015年4月17日连续两届成功举办大冶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从全市中小学赶来观课的几百名教师挤爆了五、六、七年级的36间教室。
课改浪潮中,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秦抚荣获“中国好课堂”湖北赛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特等奖、马艳婧获中南六省初中美术优质课一等奖、王海霞获湖北省微课比赛一等奖……
教师队伍的成长,更进一步筑牢了学校发展的基石。
若水之校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神内核。创办一流名校,必须要有相适应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经深思熟虑,周文君把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策”正式提出来。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从传统文化中寻根、从思想中寻源。最终,滨湖学校确立水文化建设的核心: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关于水的名言名句展示牌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比比皆是。从低年级的通俗易懂,到高年级的励志箴言,不同年级展示的内容也不一样。同时,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布置,同学们读着朗朗上口的诗句,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为使师生更好学习水文化,将水之品性内化于心、外化于形。2014年8月,学校组织编印了校本教材——《水漾滨湖》,该教材荣获湖北省第二届中小学校本教材评选一等奖。同年9月,学校将该书作为校本课程正式编入课程表。
自水文化建设以来,学校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水文化内涵:在学生家长中,举办水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专题讲座;在教师中,举行“水利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学生中,举办“水之韵”书画比赛,开展“知水、爱水、节水”宣传周活动。
经过“水”的洗礼,水文化不仅在孩子们间流淌,也在家长中流转。水文化作为校园和家庭之间的桥梁,链接着实现教人育人的重要功能。
2014年5月,省高校工委副书记余学敏来校视察,高度评价了学校水文化建设,认为其理念新颖,并希望滨湖学校进一步挖掘其内涵,办出品位和特色。
师范之校
“教师的物质可以匮乏,但精神绝不能匮乏。”单调重复的机械运动,让部分教师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感。为解决这一问题,周文君提倡以人为本、丰富教师的人文情怀,提高教师的凝聚力。
工作要进步,关键看干部。干部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素质决定了学校工作的高度和力度。
对此,周文君超常规使用干部,把中层副职当正职用、中层正职当副校长用、副校长当正校长用,这既锻炼了干部的管理能力,也提高工作积极性。并要求中层干部列席班子会,从而跟上学校总体工作节拍。
同时,学校实施“立德提能”工程,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建立处室长论坛、开展述职等方式,锻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队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校在大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以“道德讲堂”为阵地,通过邀请教育专家作素质教育讲座、举办“十大孝星”教师评选等活动,着实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但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更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全校学生。
“老师们的孝心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也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2014年,学校举行首届“十大孝星”教师评选,十位教师的慈孝之举感动着滨湖的每一位学生。
学校还积极引导教师的健康生活方式。相继成立羽毛球社、登山社、书画社、合唱社等组织,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
丰富充实的学校生活,使老师们抱怨少了、干劲足了。大家把心拧成一股绳,校园处处生机勃发,教学质量屡创新高。
迎东方朝阳,沐铜都灵光,枕尹家湖水,展兴教宏图。
我们坚信,滨湖学校在建“上善”校园、办“若水”教育的道路上,必将在科教兴国的教育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