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内蒙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9
IP属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
本帖最后由 范冰冰Z 于 2016-4-24 13:09 编辑
一转眼回来半年有余了,由于工作原因一直没有整理出来游记,时隔半年清理了一下思绪,于是这篇游记诞生了!希望给您带来一些帮助,喜欢就分享给大家。以下是正文: 我叫范冰冰,但不是那个范冰冰,她是明星,我是白领,我的出行不会有人关注,但是有你们就知足了,既然进来了,就看完我的文章吧,相信我看完以后你会了解最真实的草原,最真实的呼伦贝尔 2015年6月,久居钢筋水泥闹市之中,喧嚣的社会,浮躁而不安,莫名的窒息与孤单的透支了我的心绪,心里疯狂的向往一段独处的时光,寂寞、恬静而自然、干净而无一丝杂念,突然就渴望自由了,突然迫切的产生了逃离的念头,突然就渴望被放逐了,突然就渴望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了,想要狠狠利用假期往最远的地方逃去,

一个登山包、一双登山鞋、一个人的远足,里面装满了我孤单的身影,没有人认识我,留下了一串孤单的脚印,戈壁、沙滩、草原,一个人数着星星,一个人听海涛,一个人骑马,一个人的时空,一个人的心境,一个人的身影,一个人的天涯,大碗的马奶酒刀剔的手扒肉,只为了那没有目的的放逐,只为了要把一份心情淡忘,在网上翻找了一下午,聊了几位包车的司机都感觉不好,太功利,只知道推路线,最后找到了位网上推荐度和好评度很高的包车司机,值得一提的是碰上这个位迟师傅 真的非常幸运,网友高度推崇他的确是名副其实,和他前期的沟通我很飘乎,在电话里他告诉我,我想去哪些地方告诉他就行了,他会安排好路线和一路上的食宿,我只要提多少标准就行了,我选择相信他,我说我不想看线路,我很累我只想找一个发呆的地方,历史人文、大城市、购物都不感兴趣,能发呆到流口水,发蒙到做梦的地方就是我想去的地方,哪怕只在那里看一本书,也比看景点有意思,我想我找对了人,非常感激这位师傅,他让我的旅程安全、舒适又疯狂而且长了很多的见识,他本身是个满蒙的混血,母系家族是爱新觉罗贵族旁系,一路上听了不少的故事。在那一段发呆的日子里,从没觉得天会如此湛蓝,蓝得那样清澈,那样透明,那样让人心疼;从没觉得草原那样美,橙色的夕阳、绚丽的彩虹与翠绿的草原那样匹配。在那里,只想做一个无拘无束的牧民,在马头琴与长调中,和心爱的人、忠诚的狗、成群的牛羊享受阳光和草原。
我的行程;株洲---北京
北京 ---满洲里 满洲里---黑山头 黑山头---恩和 恩和 ---临江 临江 ---奇乾 奇乾 ---根河 根河 ---海拉尔

6月21日,一个背包一个人一部手机出发。下午2点黄花机场飞机飞北京,北京飞满洲里,晚上8点飞机在满洲里降落,长得相当蒙古的迟师傅老早就在机场等候,他热情的为我献上的雪白的哈达后,继而有些发蒙,大概他接的客人都是行李大件大件的,而我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包,他问我,我安排您去风景好的地方发呆如何,我听了一阵,告诉他,哪里没路往哪去,哪里没人往哪去。

当天晚上,我们一起吃了烧烤,顺道夜游了满洲里,我真的相当幸运,白天再看市区时,觉得满洲里真的适合夜游,满洲里大部分是俄式建筑,夜景相当的有异域风情,灯火辉煌,夜色迷离,满大街的俄罗斯酒鬼,迟师傅说在夜晚的满洲里碰到喝醉酒的俄罗斯人还是要小心的。

6月22日因为交待了司机师傅,睡到自然醒再出发,结果醒来一看表已10点多,打电话给迟师傅,才知道憨厚的他老早就去给我买了早餐,一直等在酒店大堂,吃了东西退了房,原本要去呼伦湖看看的,但是南方长大的我,对湖和山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想想大家都去的地方,一定是人声鼎沸,商业化极浓,决定往草原腹地行进。这是放逐的第一天,我们沿着边防公路行进,路的左边就是漫长的边境线和俄罗斯境,呼伦贝尔草原有着铺天盖地的草,无垠和盛大,辽阔得让我想尖叫,美得让我瞪目结舌。


6月末的草原,还不是旅游的旺季,长长的边防公路上,辽阔的草原上只有我们,我兴奋不已的狂奔喊叫,草刚刚冒新尖,迟师傅说草原可以一夜就可以变绿,孤单脆弱的草是不会有壮阔的气质的,但,美好得使人向往,以至于即使是马粪,因为有席卷而来不可抵挡的气势,和直入鼻腔不能妥协的味道,也变得美好起来,感受着这一切,所有的郁闷与彷徨,所有的不快与伤感,在蓝天下,在白云间,都化为一缕云烟,在微风中飘远。经过黑山头口岸没有进去,初识草原美景的我完全不想见到人,只想一路那样惊艳的看下去,经过最美的边防公路段是五卡和七卡,迟师傅说七八月时路两边会开遍满山遍野的油菜花和无名的野花,但就是没有油菜花的土地也已让我相当的震憾了,有谁见过这样绮丽的草原!

这片草原,真正无愧于自然,无愧于世人,绿茵如毡,只有蓝天的广阔才可与这片草原相称!成群的骏马在草原上飞奔,涌动的羊群与天边白云难解难分,面对这片草原,你的情感只可庄严匍匐而不可站立,只可虔诚跪伏而不能直视,因为你已经完全折服了。你会在灵魂中舒展最优美的舞姿,你会在肃穆中发出最放纵的呐喊,高喊出没有任何节奏、旋律,只有最真诚、最原始的甚至最野性的声色。不,所有这些都不够!面对这片草原,你只有震惊,只有注目,只有庄严,只有铁铸一般的宁静,因为这草原属于人类的另一个世界!

傍晚我们到了一个俄罗斯民族乡-恩和,在古文献中,恩和被称作“鞑靼”,居住着蒙古人的先祖。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有300多户人家、2000多人口,他们中的48%左右都有俄罗斯血统,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额尔古纳河被划定为了中俄边界,但在这个条约签订之前,俄国人已经越过额尔古纳河河在南岸放牧、开垦、淘金了。条约之后,俄国人撤离了他们的军队,拆除了军事堡垒,但数千淘金人员依然活跃在中国的领土上。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更多的俄国人涌入中国境内,与此同时,来自山东、河北、天津等省份的“闯关东”者逐渐来到此地,其中的大部分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在两个民族聚居的一百多年间,许多俄罗斯姑娘成了中国淘金工人的妻子。此外,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许多在俄国的中国移民也携带着他们的俄罗斯妻子回到国内,定居在恩和乡及其附近的土地上。我们虽然无法想象那段沧桑的岁月,但很庆幸能看到中俄后裔们生活的安居乐业。现在他们大都分布在恩和、三和、室韦、临江屯这几个边陲小镇。傍晚时分到的,恩和小镇大门和恩和教堂值得一看,镇西头的小河,是拍落日的好地方,我在小河边发了好一阵呆,直到迟师傅将住宿安排好后来叫我才作罢,我们住在俄族人的房子里,这种是典型的俄式木砌房子,叫做“木刻椤”。用原木交错叠建,原木之间垫有青苔或泥土,层顶是铁皮覆盖的,门窗边框用彩色漆绘。家家窗台上都有鲜花。如果是天热的时候,家家院子种植花草,展示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他们的小院,用木条做成的栅栏围住。晚上就在住宿店老板的家里共进晚餐,这里大部分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不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到异国风情。恩和的面包非常好吃,有牛奶、鸡蛋、大列巴和自制的蓝莓酱等千万不可错过,浓香的新鲜牛奶特别特别好喝,对于恩和,我的感觉是童话的世界,

爱上一个人,也许只需一眼,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爱上一个地方,也只需一个清晨。恩和的清晨,逆光、薄雾中的木屋和树,偶尔传来一声“布谷布谷”的鸟鸣,远处孤独的马静静地吃草,天地寂寂,只有阳光和晨雾在做着不停变幻的游戏,全然是个童话的世界。。。。。恩和的傍晚和早晨都比较凉,清晨的恩和气温较底,把厚衣服都穿上还是冷,早上四点天已经大亮了,各家的奶牛开始挤奶,在恩和每家养牛数量不等,3—5头的用手挤奶,养牛多的都是用电挤奶器,牛很凶猛不敢靠近远观而已。在恩和家家都养为数不等的奶牛,奶牛被主人挤完奶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被送到恩和桥,奶牛走过桥后牧民就转身回家了,原来他们镇里牧民集体雇佣几名放牧人,在桥那边

6月24日,司机师傅已经很习惯我的懒散了,但还是很体贴的每天早上为我把早餐留好,磨叽到十点多才出发往室韦走,司机刚出发就打电话联系了中午吃饭的地方,一路上随着我的意思走走停停,拍照玩耍,路过室韦口岸,口岸大桥直通河对岸,在室韦著名的列吧房吃了中饭,室韦的天空,天青蓝,云成团,绿中有黄还带点红的草原,一片一片,牧人,羊群,当然,还有骏马,驯马的青年。这里冬暖夏凉,与俄罗斯的奥洛奇只有一河之隔,偶尔还能看见俄美女在河里洗澡。这里是个骑马的好地方,可以界河边的悠闲踱步,也可以驰骋!可以自己驯服一匹马过河,自己使它奔跑,自己把握缰绳。牵马人也算是这的风景,他们很健谈,也可以说淳朴。下午到达临江,说实话

住宿的条件会好很多,特别是在住过奇乾以后,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的,而我由于想拍临江的日出,最终放弃了住室韦,为了拍摄日出,得03:00左右起床,让师傅直接开车上到屯子北侧的山头,正好河面有一层薄雾,屯子东侧山坳里有雾,拍摄日出,很有收获。临江给你的感觉就是安宁,适合发呆。也是个相对封闭的地方,晚上非常安静,这里的人们几乎都不看电视,早早就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