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胡聘之 清代山西巡抚
胡聘之为晚清重臣洋务先锋,山西的近代工业之父,在天门城区孝子里建有"胡家花园".关于胡聘之先生之于山西,可以讲很多,我们主要从多方面来感悟他的治国、治晋的思想和主张
1、洋务主干将,并州工业雄
1895年,即甲午中日海战前夕,胡是洋务派主将之一。他参加制定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设立农工商总局、省局,保护和奖励工商业;设矿务铁路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改革行政机构;裁减不必要的官员;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分;设立学堂,学习西学;准许自由创立报馆和学会,提倡上书议事;奖励新发明”等等,并在山西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而且卓有成效。他的洋务实绩如兴办太原火柴厂、山西商务局、太原纺织厂等,可以与福州左宗棠的船政局、湖北汉阳张之洞的炼钢厂媲美。
到山西的第二年(1892年),即着手筹建山西第一家现代工厂——太原火柴厂,并于当年建成投产。光绪二十年(1894年),胡又筹建山西商务局,机器局,并上疏清朝廷拨款以资启动。甲午海战之后,国事稍平,又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再次向皇帝上疏,建议用整顿归化关税收银五万两作为开办费用。光绪皇帝考虑到朝延抗御外来侵略能力太弱,必须有自己强大的工业,因此,在当时国库十分空虚的情况下,仍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年)正月初一破例诏准:“……从速开办,以重军需。”胡惊喜若狂,立即委派候补道徐桂芬为总办,成立了机器局,并在较短时间内修建厂房22间,购回车床5部、钻床2部、刨床1部,35马力卧式蒸汽机1部,于次年正式建成投产。
2、书院积弊深,革新兴学堂
胡聘之先生在山西的重要创举之一就是改革教育,兴办学堂。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为改变当时各书院空洞讲学,沉溺词章的积弊,在全国率先邀请硕学之士到省城食德书院任教。他主张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相当于今天的治国、治省、治厂、治校方略之类),奖励著作发明,鼓励创办报刊。他规定:晋省的各州、府、县都要建立新式学堂;省府学堂要选派学子出国留学。他规定:各地要改革教学内容,在学堂增设算术、化学、天文、地理、农事、军事等课程,为国家培养实用人才。他还亲自推荐、引进我国著名数学家和科学家李善兰(1810—1880年)的著作《古普斋算学十四种》、《方圆阐幽》等,华衡芳(1833—1902年)的著作《行素轩逄稿》六种,涉及到代数、三角、微积分、概率论等,徐寿(1818—1884年)的化学教材《化学鉴原》、《西学新知》等等。这些数学、化学教材对当时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极富作用。他还亲自聘请华衡芳等科学家赴晋讲学,让山西学子大开眼界,大长知识;使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立竿见影,为山西的改革服务。同时,他在山西学子中广为宣传他的改良思想:一、反对外国的侵略,认为这是心腹之患。他指出不平等条约规定的片面的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给中国造成无穷的后患,应该修改条约。二、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保护关税,以便跟外国资本家竞争。打破“重农抑商”的传统封建思想,提出“商战”口号。
3、山西建铁路,始于胡聘之
在山西为官7年,胡聘之彪炳史册的政绩,就是在1898戊戍变法之年建成的正太铁路。
为了尽快发展山西经济,胡聘之高瞻远瞩,提出了筹措外资开发山西的创新政策,这在山西乃至全国无疑是一大创举。胡十分推崇湖广总督张之洞“利用山西煤铁”的主张,大力提倡和支持地方兴办煤场,既为工业用煤提供了源料,又使人民得到实惠。但是,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认为山西手工采煤,土法炼铁虽历史悠久,但总是小打小闹,发展缓慢。因此力排众议,提出了“筹借外债,发展矿务,兴办铁路以图大举”的维新、改革方案,并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
他两次派人向中国自己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咨询修建正太铁路(即从直隶正定府柳林堡到山西太原的铁路),并请詹天佑作出初步概预算。但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中国人确实还不可能自己独立修建铁路(至于詹天佑任总工程师,中国自办修建京张〈北京——张家口〉铁路,那是1905—1909年的事情)。
于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月,胡特地派遣山西商务局曹中裕赴京,与俄国银行签订了《柳太铁路合同》十六条,借款2500万法郎,修建了山西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全长500华里,开辟了山西的铁路运输业,打开了直隶和太原的通道,使山西丰富的矿产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从此,山西的“煤铁之乡”和“中国煤都”的桂冠在各地传开了,正太线上重镇阳泉的“无烟煤”也因此名扬天下。
胡聘之开办的太原火柴局、太原机器局等一系列新式工业和修建的正太铁路,是中国工业史上划时代的一叶。其中,创建于1898年的太原机器局成为山西近代机械工业的先驱,并因在慈禧太后庚子国变西逃途经太原时为她的卫队修缮枪械而名噪一时,西太后曾亲临机器局参观,赏赐监工陶庆春“团龙马褂”。
民国时期,太原机器局并入阎锡山的西北实业公司,成为维护其统治不可或缺的军事工业。解放以后,这里成为兵器部 247厂,对外名称山西机床厂,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火炮制造企业。
1912年,胡聘之病逝于上海,享年72岁。胡聘之一生勤奋好学,著述极为丰富,主要有《山右石侧丛编》40卷,考录收存山西全境北魏至元代所存石刻,极富学术和史料价值,刊行海内外。还有《中丞奏稿》二卷,杂文34篇被采入《湖北文征》,其书画墨宝被视为珍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