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国务院公布18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榜上有名,标志巴东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我省首个以野生动物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巴东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组建于2010年,位于巴东县北部沿渡河镇,大巴山东缘,处于中国西部高山向东部低山的过渡区域,北连神农架林区,东与兴山县接壤,南抵平阳坝河谷。保护区西距重庆巫山10公里,南距长江15公里,总面积20909.99公顷,其中核心区9580.38公顷,缓冲区3009.17公顷,实验区8320.44公顷。区内最高海拔3005米,最低海拔240米,森林覆盖率82.73%。
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金丝猴为主要保护对象,兼顾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目前已记录植物有183科827属230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珙桐、光叶珙桐等3种,Ⅱ级有篦子三尖杉、连香树等18种。已记录到的陆生脊椎动物348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丝猴、林麝、金钱豹、金雕4种,Ⅱ级有黑熊等53种。保护区自成立以来,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公益林补偿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实施,保护区内的生态得以修复;通过禁伐、禁猎、禁穿越的执行,保护区的环境得到改善,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据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专家、教授长期对保护区调查及跟踪监测,发现该自然保护区内金丝猴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至少有两个猴群数量超过300只,猴群数量在3—5个,长期活动在保护区内的金丝猴数量达到800只以上,集中分布于小溪、茅芋坪、送子园等区域范围。
巴东金丝猴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将承载着历史的重任,按照批准的面积和范围组织勘界,落实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并在规定的时限内标明区界,予以公告,并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规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加大对涉及自然保护区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妥善处理好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及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到落实,不断提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