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125|回复: 2

美丽老新的“美丽经”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8

主题

31

帖子

55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5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6-5-12 21: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丽老新的美丽经
《潜江日报》5月11日
记者 刘大琼
初夏时节,行走老新,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新和美丽。
滨河公园,杨柳依依,小桥飞虹,满目葱笼。文体广场,三叠喷泉欢快绽放,婆婆婶婶舞步飞旋。老西路旁,楠树与红叶石楠相间种植,簇新的路灯卫士般排开。房前屋后,晒台花坛,绿树红花……
老新,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老镇正日新月异绽放新姿,也从而先后捧得“湖北省文明乡镇”“湖北省卫生乡镇”“湖北省生态乡镇”“湖北省森林城镇”“湖北省第六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等殊荣。
美丽老新,有着怎样的“美丽经”?
一美: 生态宜居城乡美
昨日上午,位于老新新区的瑞斯嘉商贸城内,三三两两的村民悠闲地逛街。
总投资2.5亿元的瑞斯嘉商贸城今年3月底全部建成,成为潜南地区集行政服务、商务贸易、住宅为一体的重要商务中心区。
“打造潜南宜居宜业城镇,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新老新”,这是老新镇设定的宏伟目标。
说干就干。该镇解放思想,积极创新,采取经营集镇、盘活存量、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潜南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老新休闲文化广场、亿隆商贸城、老新滨河公园(一期)、滨河水利景观带(一期)等项目陆续建成,以老新新区为主体的城镇体系构建起来,城镇一天天靓起来。
美起来的,不单单是老新的集镇。由一条潜南(老新)新农村示范带串联起的10来个乡村,成为老新美丽乡镇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田李村,记者看到,房前屋后的道路、绿化分外养眼。家门口,晒台连着花坛。以田李、边河、洪河、潭沟等村为重点的示范带一期、二期建设已经完成,全镇新农村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生产生活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良。
近年来,老新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理念,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项目支持、市场运作的方式,统筹推进以潜南(老新)新农村示范带、东荆示范片、通城河流域示范片“一带两片”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
时下,以记功、烈士、徐场等村为重点的示范带三期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老西路15公里绿色生态走廊已基本完成。同时,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项目,继续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河渠水体污染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专项整治,以及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实现农村环境“一眼净”,全镇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二美:兴业富民生活美
老新之美,不仅美在环境,还在于立足产业发展、经济振兴,为百姓打造兴业富民生活美。
走进长青林服饰有限公司,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加工服装。
“项目去年9月启动,今年2月建成投产,完成了6栋生产厂房、员工食堂、宿舍等建设,配有8条生产线、设备300多台套,今年6月将新增10条生产线。”老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柳伍水产一期占地14600平方米的主体厂房钢构已建成,目前正在进行3条小龙虾生产线、3条鱼糜生产线设备安装以及投资800万元的污水处理站建设,预计今年5月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心辉米业二期200平方米办公大楼、9000平方米的3万吨仓储粮库正在积极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底全面竣工。”
三个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成后每年将完成税收2000万元以上,解决近2000人就业。这是老新招商引资的突破。该镇积极发挥农业大镇和“裁缝之乡”的优势,找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共谋发展,推进企业大力实施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镇经济蓬勃振兴。
“家门口就业,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真好。”在长青林服饰上班的李大姐说。
与此同时,老新采取“农户参与-合作社运作-公司订单生产”的方式,大力推广小龙虾养殖、“虾稻共作”“虾稻连作”、羊肚菌种植等高效种养模式,打造农业产业化特色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今年一季度,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7.96亿元,占全年任务的21.2%;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9.6%;工业增加值增速12.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500万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8000万元,为美丽乡镇建设、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美: 以民为本服务美
在老新,群众特别幸福的是办事不出村(居),像赶超市一样方便。
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让群众不跑冤枉路。该镇党委书记严义高说,要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就一定要打通直接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于是,在村“两委”干部、网格服务党员中选聘了代办员148人,构建了群众委托、受理代办、限时办结的服务平台,实现了群众事务村里办、证件村里领、信息村里查、困难村里帮。今年共接待群众咨询1200人次,为群众办理事项1500余件,
姚桥村代办员王哲胜说:“现在办事少了中转站,群众受惠,村干部与村民沟通机会多了,矛盾纠纷少了,我也觉得当个村干部有劲头。”
为将服务群众落到实处,老新着力构建村级“九个一”服务体系,即每村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个网格服务平台、一套群众办事不出村服务机制、一个农村文娱广场、一批乡村文化墙、一个农家书屋、一个留守儿童希望家园、一个空巢老人幸福园、一个综治信访工作站,实现了村级公共服务全覆盖、规范化。
“支部一面旗,党员一盏灯”。该镇还坚持深入推进“党员比服务”活动,不断强化“共产党员服务岗”“党员网格服务”“五进五促、五访五帮”“预约组团、集中服务”等系列党建品牌建设,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群众意识明显增强,群众的满意度也节节攀升。
姚桥村71岁的朱甫修患有哮喘病,和96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其养女在襄阳成家后很少回家看望。精准扶贫路上,镇党委副书记胡军华带着油米上门“认亲”。了解情况后,当即联系上其养女,多次电话和她推心置腹交心谈心,今年春节,养女回来过年了。
以民为本的服务之美,夯实了老新跨越发展的基石。
四美:文明和谐乡风美
在老新村子里行走,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映入眼帘。
文化墙上,将文明礼仪、民风民俗、法律知识、科普知识、卫生常识、交通安全、孝敬父母、邻里和谐的生动事例,以通俗易懂的漫画、书法等形式呈现。
目前,全镇已在各村主次干道、公共场所、人群聚居处等修建文化墙8000多平方米,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做文明有礼老新人。
耳目一新的,是每村都在醒目位置挂起了“老新镇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让村民“自己点内容、自己定制度、自己提措施”,将推动科学发展、优化农村环境、弘扬文明新风、维护和谐稳定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使其成为看得明白、用着方便的“农民身边的法”。
同时,老新镇还积极开展丰富的创建活动,乡风文明建设协会评出的“十佳婆婆”“十佳媳妇”遍布村落,妻贤子孝、家庭和睦、邻里互助、友爱共处蔚然成风。受文明乡风的浸润,人们的生活方式、精气神也在改变。“过去人们农闲时只能打牌喝酒,有些地方赌博盛行,现在忙文化,吹拉弹唱、阅读书籍、锻炼身体,变化可是大。”老新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吴厚军说。
在老新,文明的“种子”处处生根、发芽、长大,文明和谐乡风正绚丽绽放。
老新,踏着坚实的步伐实现蝶变。未来,老新将更加美丽,更加光彩夺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6-5-13 07: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u=1673706011,104851947&fm=23&gp=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桃源隐者 该用户已被删除

IP属地:广东省

发表于 广东省 2016-5-13 13: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