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贺介飞)
泥泞的堤面上,蚊子到处飞舞,一束束手电灯光划破“宁静”的夜空。14日晚9时许,富河城区防段,守堤的人们在堤坝正反两面一遍遍地搜寻,尽管没有发现新险情,但大家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自6月29日以来,富河大堤上,当黑夜沉沉睡去时,堤面上“灯火通明”。
三人一组巡堤
6月28日强降雨以来,富河水位猛涨,作为富河流域防区首当其冲的分指挥部——富河中游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姜超(阳新县副县长、公安局长)倍感压力。
富河中游防区辖阳新县三溪、浮屠、军垦、荆头山、排市、木港6个乡镇(场),在富河流域3个防汛指挥部中,战线最长(南北堤共68公里)、范围最广,且多为内湖、内河复杂地段。
“6月29日以来,按照市县统一要求开始24小时值班。”14日,姜超对东楚晚报记者介绍,前段时间富河水“高位”运行时,大家包括指挥所负责人都整晚守在大堤上。
14日晚9时许,位于荆头山北沙湖大队,中游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梁勋马和几位干部商量应对新一轮强降雨措施。
堤面上,荆头山北沙湖大队村民跟着值守的县直单位干部分段区巡堤。
巡堤时,为了防止漏缺和不到位,3人一组,一人负责堤面,一人负责迎水面,一人负责背水面。草甸、已控制的险情堤段、迎水面缓冲区是查堤排险的重点。
一个夜班,2个小时一组,至少保证24人在堤面值守。这是上面的要求,但实际上各防区都超过了这个数字。
“发现险情就及时上报,指挥部派技术员(专家)下来!”指挥部值班工作人员姜俊告诉东楚晚报记者,无险情也要登记,与下一班要无缝交接。
搭帐篷,实在困了就眯一下
设在燕子口闸的城区防区也是灯火通明。这里离阳新城区最近,也是3个防汛指挥部中离堤面最近的一个。
虽然战线不及中游那么长,但20公里的防线集中了阳新城区20多万人口。城区防区涉及城东新区、东西湖(渔场)、工业园区、兴国镇,一旦出现险情,整个阳新县城将面临威胁。
14日晚8时许,天刚暗下来,城东新区十里湖三队村民周志友又和村民一起走上大堤。自防汛以来,最紧张时,周志友连续3个晚上几乎没睡。
在富河大堤上,守堤的干群为了方便开展工作,纷纷在堤面上搭起帐篷,几根杉树搭起架子,买来油布盖在上面,牵根电线照明。帐篷里放一两张竹床,夜里蚊子多,竹床一头一尾点蚊香,但还是难敌蚊虫叮咬。
东楚晚报记者了解到,参与防汛的人员都是自备干粮、盒饭和物资。晚上守夜时,饿了就吃个面包,渴了就喝瓶矿泉水。
“富河是阳新的母亲河,富河流域(阳新)涉及阳新近70人口,这是阳新人民的家园和希望。与黄石其他防区相比,富河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可以说是最大的。”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杨军说,正是这些防汛勇士的值守和担当,保住了富河,保住了阳新人民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