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孔子 在人们的印象中,孔子,千古圣人,一定是一个严肃、呆板、不苟言笑的人吧?非也! 孔子日常起居淡然从容,一点也不呆板。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 述而》)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子闲居在家的时候,容貌整洁,行动温和舒缓,悠闲自在。 其实,孔子何止是日常起居不呆板?我们的孔老大人,平时说话也是这样,不但不呆板,而且还幽默得很,动不动就调侃老友、调侃学生、调侃自己。 老不死的:调侃老朋友 “老不死的”这句话,我们现代人是用来骂一些自己憎恨的老人的,但最先发明这句话的人——孔子,其本意却并不是用来骂人,而是用来调侃自己的老朋友的。 《论语 宪问》云: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在搞清楚这段话的含义之前,要先弄明白两层意思。其一是原壤,是人名,他是孔子从小长大的朋友。《礼记》上说,原壤母亲亡故的时候,家里穷没钱买棺椁,孔子帮他出钱买来棺材埋葬了母亲。并且还说过“故者勿失其为故也”(就是说老朋友依旧是老朋友)这样的话。可见,原壤与孔子关系,套用现在的一个词,叫“发小”,是穿开裆裤长大的儿时小伙伴。 其二是“夷”与“俟”。“俟”的意思与现在差不多,是“待”、“等待”的意思。那“夷”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从孔子那个时候的坐姿说起了。春秋时期的坐姿是,先屈膝如跪,两胫(就是小腿)向后,然后臀部坐于两足,就像现在电视剧中日本人跪在榻榻米上的那个姿势,那是日本人学习我大中华文化的利证。那个时候的坐姿是那样的,那“夷”又是什么样子的姿势呢?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就像我们现在的坐姿,就是臀先坐下,两足向前张开,两膝弓起,这样的姿势,春秋时候叫做“箕踞”,是大不和礼仪的。 了解了上面所说的两层意思,我们再来看《论语》中这段话的含义,大致是这样的:孔子去看他的老朋友原壤,原壤不但没有出门迎接,而且箕踞以待,孔子就数落他说,你小时候不谦恭不敬兄长,长大了没什么值得称述的,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个害人的家伙。说完,用手杖敲打他的小腿。 读到这里,是不是明白了“老不死的”,原来是孔子调侃自己老朋友的一句戏言呢? 我以为你死了呢:调侃学生 《论语 先进篇》有云: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论语》中这段话的背景及大意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离开卫国准备去陈国,经过宋国的匡城,当时替孔子驾车的是弟子颜刻,而颜刻曾经跟随鲁国的阳虎(鲁军统帅)攻打过匡城,阳虎攻破匡城后曾大肆掠夺残杀匡人,匡人对阳虎恨之入骨。此时匡人看到颜刻,而孔子的样貌长的又与阳虎相像,匡人就以为阳虎又回来了,于是将孔子一行团团围住,整整围困了五天,处境十分危险。这个时候颜渊在哪里呢?他被孔子留在了在卫国都城。听说孔子被围,颜渊紧赶慢赶到匡,想办法突破包围见到了孔子,孔子看到自己最钟爱的弟子来了,并且毫发无损、安然无恙,心里十分高兴,于是开口调侃颜渊说:“我以为你死了呢?”而颜渊也不亏为孔子的高足,他也顺势跟进调;侃孔子说:“老师还在,老师没有死,我怎么敢先死?”(注: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处于绝大的危难之中,孔子师生犹不失幽默本性。 自嘲为“丧家之犬”:调侃自己 “丧家之犬”这个成语,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吧,但第一个被人冠之以“丧家之犬”的人,是谁呢?我想,大家打死也不会想到,会是孔子,不错,就是他!我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而孔子在知道别人说他是“丧家之犬”后,是什么表现呢?有没有暴跳如雷啊?没有,完全没有!不但没有暴跳如雷,居然还欣然笑曰:“然哉!”就是高高兴兴地认可了别人说自己是“丧家之犬”!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史记中记载: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孔子的弟子)曰:“东门有人,其颡(sang,额头)似尧,其项(脖子)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这段文字,翻译成现在的话,大致意思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去郑国的途中与弟子们失散了,独自站在外城的东门外等候自己的弟子们。由于连日来风餐露宿,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赶路,孔子外表相当狼狈,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穷困落魄、失意潦倒的小老头(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时已 经55岁了,到郑国时约60岁左右)。 弟子们找不到老师,都十分着急,子贡逢人便打听自己老师的下落。一个郑国人告诉他:东门那里站了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古时候的尧,脖子像尧时有名的法官皋陶,肩膀像郑国的政治家子产,不过自腰以下和大禹差三寸。这个人无精打采,狼狈不堪,那个样子,就像失去主人没有家可以回的狗一样,不知是不是你的老师哦? 子贡一听,明白了,这个人多半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老师,赶到那里一看,果然是孔子。子贡将那个郑国人说的话向老师复述了一遍,孔子听了,哈哈笑着说:将我描绘的像古圣先贤,不敢当啊,倒是把我比作丧家之犬,很像啊,很像啊! 这就是我们的千古圣贤孔仲尼,处如此潦倒困窘的境地,面对别人的嘲讽,不仅能保持良好的风度,还能以达观超然的气度,自嘲为“丧家之犬”。圣人胸怀,真真让人敬佩! 敢于自嘲,善于自嘲,最高境界的幽默!信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