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豆腐 神农架有一道有名的家常菜叫懒豆腐,它是一道具有代表地域性的菜。这道菜源于何时我们无从考证了,反正神农架的人们个个都吃,家家都有。此懒豆腐的“懒”字在这里包含有简单、方便、快捷的意思,好像也带着有那么懒惰的意思(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惰,其实就是为了简单、快捷节省时间,这里是指没有向制作豆腐那样繁琐的工艺)。 懒豆腐的制作手艺与豆腐不同,要简单的多。制作懒豆腐,先将黄豆中的杂物挑拣干净,选择比较饱满的黄豆颗粒、去掉腐烂等没有用的黄豆,根据情况用温、清水浸泡,温水泡用时稍微短一些,相对节约时间,等豆子发胀后,开始用石磨磨浆,根据口味,豆子可以磨粗、磨细,粗的口感相对黄豆香味重一些,磨完黄豆,根据需要加一些清水,使黄豆浆干稀匀称,便可以大火烧开,将切好的青菜放入,搅拌均匀,文火煮熟即可。有的喜欢放加一些洋芋(洋芋必须不能切开,口味才好),那就需要洋芋先要进锅多煮一会儿,别的制作步骤一样。也可放点野韭菜,味道极佳,只是肠胃不好的人要注意适量摄入。煮熟的懒豆腐,如果存放一两天,味道则会更加香醇,别具风味(夏天热容易发酵,不建议存放)。 祖辈是怎么发明这道菜的?我个人认为还是因为为了节省时间,尽快的吃到美味,这也极其符合当地居民好客的特点,即便随时来了客人,基本上可以随时加工这道美食款待贵客。
因为懒豆腐食材极其简单,就是黄豆和青菜,工艺也极其简单,煮熟即可!所以不仅是当地的美食,同时也是前人度过饥谨之年的的充饥之物。懒豆腐这道美食虽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但你在品尝尝它的时候,仍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岁月厚重与沧桑、人们的善良与智慧!
风味如此独特的美食,食材极其普通,制作过程又是如此的简单。这难道不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吗?你还认为这道菜是懒婆娘偷懒时的杰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