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5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 积分
- 22734

IP属地:湖北省
|
旧生活话题续:在缺菜的日子嚥什么“菜”
如题,在旧生活缺菜的日子里,什么是最好的“菜”?嚥菜嚥什么?是,什么是菜的最好的替代品?
这个话题一点也不嫌人(羞愧人)。某种程度还是骄傲。在我们家,是吃饭嚥米羹,吃粥燕米粑。
其实还是稻米材料,就是换个口味,让干湿搭配而已。那时吃起来还简直是美味极了。
这里说的米羹米糊糊,米粑米锅巴片,都是米粉子做的。
米粉子当然是手磨磨的,稍微筛过,粗的米糊,细的做米粑。
米糊要是有些鱼虾其间,哪怕是鱼水、虾末,也是美味了。大家怕不知道,虾渣(渣,读炸,第四声),还是我们地方的美味。就是用虾仁或者整个干虾和大米磨成的米粉,荤素其间,浓淡相宜。米一般炒过,喷喷香。要是糯米粉更好。有臭豆腐,臭豆渣其间也好。普通的就是米粉了。
至于,米粉炕米粑,其实是很薄,是做成锅巴片片的。吃起来脆香脆响的那种。我自己做过。锅要烧红,抹油,撒盐,再均匀其间烫好。烫好如油粑一样后,再短时急火大火让它烤焦(而不 是烤糊)。火候掌握好,再翻转浇油炕第二面,炕黄到焦脆。第二面是由中火到文火。
做好了,吃起来脆响清香的,美味极了。
大家试想,那时生产队有谁天天早晨上街买菜的。没有那样的菜那样的集市,也没有那样的功夫那样的时间。还不说钱。
其实我们生产队,因为父亲的经营,工分值有时是周边的两倍。我们村子(生产队)粮食,吃油一直不是问题。
每家喂头猪,吃肉是有的(有,是相对于无)。当然不多。但和外村比起来,我们有奖励,返回的猪肉票也就多。我们区我们公社都对林家湾另眼相看。
当时各生产队的生猪、鸡蛋都是有任务的。
所以喂猪不是自己吃肉。喂鸡更不是自己吃蛋(也要零花钱啦)。
种菜却是自己食用了。
那为什么呢么样会没有菜,或者短了菜呢?
这是我父亲大人大公无私的结果——
分菜地一般是按人口。那个队不是这样?
但我们家大。我们家12人。我们姊妹七个,书记嫁过来了,大女儿,我爷爷还在。那人家眼红我家菜地多。茬口和花色品种都喊安排。
有人眼红。
父亲就自觉制订政策:五个人以下的按人头;六七个一样;七个以上的都是八个人头的菜地。
我们家父亲就这样一根筋。不是我审父,不是我不忠不孝,他老是哪种没治的中老人家的毒很深的那种革命工具,那种基层带头人,那种忠诚到听话觉悟到自觉积极到忘我的那种。
所以,我们家就吃饭嚥米糊糊;吃粥嚥米粑粑,格外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