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24小时内阻断最有效,72小时后就没有阻断的意义了。昨日,大三学生小博(化名)靠这种方式终于结束了噩梦般的生活。 今年上半年,小博用社交软件结识了一名“朋友”,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后,对方告诉他有艾滋病,建议他去检查。小博悔恨交加,天一亮就来到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找到艾滋病治疗室负责人赵敏主任求助。 赵敏告诉他,可以进行艾滋病病毒预防阻断治疗。据悉,该所开展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用药,累计治疗102人,全部成功。 预防阻断治疗周期为28天,需在医生指导下按规定服药,阻断有效率约为85%。一般来说,发生高危性行为后,24小时内实施阻断最为有效。阻断治疗后,还需进行至少半年的监测。昨日,小博再次拿到未感染的检查结论,心里的石头终于搬开了。 赵敏提醒,网络交友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切不可心存侥幸,最终让自己陷入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