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11|回复: 0

针对不文明旅游 应堵住“假证游”的窟窿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7-1-23 09: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殊证件本是国家给予社会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惠民政策,然而有人就是看准了这个“空子”,通过办理假证,妄图投机取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骗取景点的门票优惠。如同新闻所说,有些人在路上还生龙活虎的,一到了买门票时却都成了“残疾人”,委实太过荒唐。而据张掖这一景区所在的派出所民警所言,在5月至10月旅游旺季,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使用假证的警情,2015年没收假证接近1000本。
  按说,使用假证是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也就是说,使用假证最低处罚也是行政拘留。一场快乐的旅游,瞬间就能变成“拘留所N日游”,很多公职人员甚至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被开除。显然,其违法成本并不低。
  那么,假证何以会如此猖獗?首先,还是因为很多人不懂法,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只想省点门票钱,没什么大不了。其次,导游等旅游从业者并未给予足够的说明。再次,警方能为游客着想,的确出于善意,但单纯采取口头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纵容违法的负面效果。
  必须明确,使用假证不仅违法,也有违诚信原则,自然也属于不文明现象。每个人都应该懂法律,树诚信,守规矩,不能为了沾一点便宜,就去揩公共资源的油。事实上,这也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伤害。旅行社、导游等应切实尽到责任,把好第一道关,打消游客的侥幸心理。警方则应该严格执法,并从源头入手,严厉打击制假造假的违法行为,不能让法律形同虚设。
  另外,也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比如,今年黄金周前夕,12301全国旅游投诉平台手机版上线,游客权益如果受到侵犯,可用手机直接投诉。那么平台可否增设功能,让旅行社、景区和警方等将使用假证等违法行为上传,建立相关数据库,记入旅游征信系统,问题严重的还可纳入“旅游黑名单”。让旅行社、景区和警方有更多的手段打击假证,多方共举,堵住窟窿。(公孙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