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在岳母家看到过一张照片。照片上人的样貌,与老一辈的影星舒绣文倒有几分相像。我问,这是谁?
答,姆妈。又答,年青时的。
后与大姨夫闲聊。话题涉及到岳母。
大姨夫问,你看到过一张照片吗?
我答,年青时的?
其实,这张照片也没得么家出奇的地方。黑白。头发挽成个高髻,银盘大脸,双眼圆睁,嘴唇闭着,一身的家常布衣,左手搁在圆桌上,右手放在小腹处,跷个二郎腿。
大姨夫说,嗯。又说,你作何感想?
我想想,说,当时,我只说象老影星舒绣文。其它,倒也不知晓了。说完,看着大姨夫。
大姨夫冷笑几声,说,这张照片是在五四年发大水时,在汉正街照的。
我一抠脑袋,疑惑地说,不对呀,当时她跟我说,这是在荆门舅伯家照的。
大姨夫不屑地说,屁,我还不清楚。就是在汉正街。又说,你知道吗?当时,叔子(我们都叫岳父为叔子。)都去接了好几回了,却就是不肯回来。后来,叔子才去的汉口。过了半年,才双双回的家。回来后,才生的她。
这段故事,我听岳父岳母讲述过。而岳父岳母讲述这段故事的出发点却又各不相同。岳父说的是汉口汉阳的荒凉;岳母说的是灾荒年间,大城市好生活。至于涉及到其中的隐情,就不知道了。
对此,我无意于去探寻。也无意于去揭秘。那是老一辈的隐私。而说出这一点,只能说,岳母是个很活泛的人。很会左右逢源。而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自己得以存活下来。并且还活得很滋润。
曾记得岳母说的一句话,我是卖嘴不卖身。而岳母的这一行为,乡村里又有几人能看得进去?又有几人能接受的了?
想通了这一点,岳母和岳父之间所出现的摩擦,就可理解了。
岳母也是在年过八旬才去的世。只可惜,是自缢身亡。
据大舅妈跟我们的解释,说是老人受不了了,才寻的短见。
至于是受不了么家,就不得而知了。也成为了千古之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