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735|回复: 3

[2016佳作评选]“被死刑”信息不能止于“起死回生”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57

主题

261

帖子

373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73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7-2-16 21: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佳作评选]“被死刑”信息不能止于“起死回生”
      
原文链接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1608/t3676718.shtml
      
  近日,番禺街坊陈先生很心烦,因为上个月他去派出所开无犯罪记录证明时,竟被告知他本人早在2006年因为犯绑架罪被执行了死刑。最终派出所查明信息有误。番禺警方现已启动纠错程序。(8月7日《信息时报》)
      
  相信任何人碰到这样的乌龙事件都会被吓蒙,分明自己活得好好的却显示十年前被执行了死刑。自己的身份信息一旦被全国公安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录入,那就具有法定的权威证明作用,那么这样的信息就必然对陈先生带来不便和诸多的负面影响。
      
  学历、居住地等信息都与陈先生所说的情况有出入,而且资料上的陈先生出生年月日又和资料上的身份证号码不符合。这些还只是身份信息上的表浅错误,尤其是犯绑架罪已被执行死刑的错误更严重。这样的“刑事犯罪分子”是对陈先生人格尊严上的一种侮辱和侵权,而且他已“死去”等于已吊销了他作为自然人的公民身份,等于是剥夺了他的“生存权”,这样的错有别于一般的错误,是极其严重的。要不是他去开无犯罪记录证明,只怕这样的“被死亡”信息会一直“深埋”下去。倘若在外地旅行被查出来,还不知会遇到怎样的闹心事大麻烦来。
      
  最终派出所查明是信息有误,番禺警方现已启动纠错程序,窃以为不能止于简单的信息纠错,应该彻底错在哪里,要问责经办人和主管人。这样的错误的原因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责任心不强,信息的采集或录入时存在差错;还有一种是工作人员故意为之,涉嫌到违法违纪和利益输送。
      
  无独有偶,就在8月7日的《重庆晚报》也报道了一则新闻:男子办二孩准生证,计生信息显示已娶两妻生两孩。这样错得离谱的信息经查明,错误出在村干部或录入员身上,计生部门也承诺立即予以纠错。单纯一个纠错远远不够,应该对所有的信息系统进行纠错,还要对当事人进行责任追责,防止类似错误信息再次出现。
      
信息“被死刑”的错误折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敷衍塞责,这样的错误关系到百姓的正常生活和合法权利,某种程度上是另一种“草菅人命”,不可等闲视之。“被死刑”信息不能止于简单的纠错改正,这样的“起死回生”难以拯救那些更多的“被死亡”信息。
      
      
作者:徐大发
      
推荐理由:“被死刑”信息令人惊骇,但却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个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无异于匪夷所思莫名惊诧的,会带来天大的麻烦和不便,其心灵创伤也会很大。此新闻背后的成因值得追寻和追责。新闻标题的刨根问底令人警醒,评论剖析深刻,见地一针见血,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其价值不言而喻。此文在荆楚网发出后,先后被8月9日《娄底晚报》、贵阳电视台和各大网站媒体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2

1707

主题

3237

帖子

572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22
QQ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7-4-5 04: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湖副刊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226

帖子

22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26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7-5-9 15: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8.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325

帖子

331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31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7-5-9 16: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8分
观点没问题,行文很混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