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皮 武汉老通城的豆皮是大名鼎鼎,一时半会难得去吃;可家门口有个豆皮小摊,想吃豆皮,那可是分分钟的事情了。 在街头巷尾的家门口现做的美食早餐,都是做的街坊邻居的生意,那盆肉丁、干子丁、竹笋丁、香菇丁、生姜等熬制的调料,都是在街坊邻居的眼皮子底下做出来的,干干净净,扎扎实实。 豆皮是武汉很传统的特色小吃之一,做小摊豆皮早点也不容易,多少还可以算得上是一项功夫活。我们过早吃豆皮,都是要亲自看着豆皮的制作过程以后,再吃到口,那感觉才算是吃的豆皮,劲道、地道。 我吃过多次豆皮,也看过多次制作过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磨浆:将绿豆、大米浸泡以后按比例加水混合磨浆。 2、淘洗干净糯米,让其自然浸泡,半夜三更起来蒸糯米饭,用大木甑蒸透蒸熟,再用棉衣捂住木甑保温。 3、做五丁潲子,既;肉丁、干子丁、竹笋丁、香菇丁、生姜等。 4、摊皮:将米浆在锅里面画圆,打鸡蛋,让米浆皮边成鸡蛋黄脆皮。 5、铺糯米饭:在米浆皮上面,均匀的铺满热乎乎的糯米饭,再均匀的浇上潲子。 6、翻面,切块,起锅。 基本在一个小时的范围内,可以做3锅,因为顾客喜欢吃脆皮,要把豆皮的那层米浆皮慢慢的烤焦。每锅出豆皮6---10份不等。夏天太热的时候,光顾的人少,冬天寒冷,不容易出锅,歇息到春天以后再出摊,这不,现在还没有出摊。 上图片了,这是一组夏天拍的图片,记录了豆皮出锅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