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土关垭
武当散人 美丽的土关垭集镇一角街景 土关垭地名形成——这里是武当山东部地区朝拜武当山的头一关,后来因为演变将头变成土,而作为乡镇级行政级别,是在1987年,因为原郧阳地区行署认为土关垭交通便利,可以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这是土关垭交通的重要性使然,有民间议论土关垭改名武当关,这是武当山名气太大驱使。
近几年土关垭镇的一些企业纷纷打出武当牌,从早前的武当高山干菜市场到最近的武当道茶城,充分论证:土关垭民间、实质与武当山的文化联系非常的密切,早在明代这里就有了道教防御工事——大晟庵、位于集镇旁的长岭寺庙等古建族群,这些都是实物的展现,而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银洞山放牛的故事妇孺皆知。
土关垭就是土关垭,既不是武当关,更不是五龙镇。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古老与现代化交融的、镶嵌在仙山武当与碧水蓝天丹江口之间的新兴名镇、丹江口的南城区。随着龙河金山丹江口高铁站的即将开通,土关垭的文化发掘与建设迫在眉睫。因为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火车站、汽车站和码头,都存在一些反映社会最肮脏的一面。文化发掘与建设是土关垭的经济发展需要,可以通过文化氛围与法制建设,改善车站的精神风貌,也有利与将丹江口高铁站作为展示丹江口文明的一个窗口。
目前土关垭有着重量级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姚河地区的孝文化、龙河的名人文化和土关垭的武当文化。
姚氏三兄争敬孝过年分为早中晚
土关垭镇境内的姚河管理区分为上姚河、中姚河和下姚河。姚河,顾名思义就是姓姚的姓氏多,故名姚河。 (注:本地区地名多在前一个字以姓、而尾字以河流合成,上、中和下姚河则是老祖宗的三个儿子的分地,按照小溪流上游指老大、中游指老二,下游就是老三。)
老均州百姓多在年三十中午过年。在一些地区可能过年不是很计较,而本地区的却很重视,过年的重要体现之一:全家成员集中吃饭,又名“团年”或“团圆”,鲜有早上吃年饭的,是部分张姓和李姓等。而姚河这一块姚氏宗族则分为早上、中午和晚上过年。
相传,过去姚河这里有一对姚姓老夫妇,生下三个儿子、相继成人、结婚后分家。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九,三个儿子不约而同前往老父母家中,邀请两老大年三十到自己的家中过年。三个儿子为了能够请到父母到自己家中过年吃团年饭,互不相让,结果发生争吵。没办法,老父亲想出一个主意:“这样吧!门儿(明天)早起(上)在老大家过年,晌(中)午在老二家过年、黑老(晚上)在老三儿家过年。"于是终于化解了矛盾。
岁月在流逝,可是这姚家的过年习俗却没有丝毫改变。三个儿子的后人,自然延续了这一光荣传统,姚家大凡早上过年的都是老大的后人,中午的是老二家的后人,晚上的肯定是老三家的后人。
胡锦涛在龙家河与当地农民种玉米
胡锦涛在龙家河种玉米
2011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同志在在湖北考察工作期间,在丹江口市土关垭镇龙家河村,亲自刨土、点种、舀水、浇地,和村民一起补种玉米。在同一时间内,总书记就同一主题深入基层调研,并且不约而同地来到田间地头扣农民一起种玉米,看似偶然,实为必然,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中央高度关注农村旱情发展,高度关注农业生产,高度关注农民生活。
对农村旱情的关注,人们不会忘记,每当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灾情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总是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坚持做到与人民在一起。我们在报刊、电视新闻上屡见不鲜,别说是国家领导人,就是市长也难得一见,一个地区,国家领导人来到偏居一偶的龙家河,是土关垭人民历史性的光荣。
银洞山大晟庵古建筑群
位于银洞山村的大晟庵,这是一座明代道家防御工事,是明代正德年间的建筑,至今已经600多年,目前尚存,但是部分已经损坏,至今连个文物保护的牌子都没有,旁边一颗千年银杏树,数人合抱抱不拢。该村有着很多关于朱洪武在此放牛的传说,事实上明代开国皇帝并没有来过此地,但是并非文化人空穴来风,牵强附会,周边的谷城红马庙也有他原配马氏私定终身的佳话,这说明土关垭地区的民间与武当山的文化联系并非没有根据。
真武帝君从土关垭上的武当山
龙家河村的村东部兴隆观,传说是真武帝君从北方到达武当山的第一站,因为登上兴隆观,此山太矮,仰望长岭寺高,于是踏上长岭寺,后也因为长岭寺疏松,于是上了武当山。
尽管成废墟,但从地上香火看长岭寺仍然很有历史地位
长岭寺位于土关垭镇东部,分别在杜家湾村、银洞山和土关垭村之间,海拔800米,是宋代古建筑群,传说中是佛道合一的古刹。近代解放战争中,因为窝藏土匪,被解放此山的解放军攻下后一把火烧掉,目前仅存残基和一石头神像。
长岭寺山上有正、偏殿,龙洞等,历史上这里香火鼎盛,有道士主持,方圆数十里它最高,在山上俯瞰周围可谓一览众山小,在晴朗之际可以仰望武当山金顶。
土关垭虽然文化积淀深厚,交通非常发达,但是受到行政级别规划较晚的限制,同时镇内的汤湾地区和姚河、龙河地区历史上分属浪河区和牛河区管辖(原属三官殿管辖),虽然合并30年,但是文化尚未整合,也无实质载体,加之服务设施的投入薄弱,文化氛围当然不好。尽管交通非常的发达,但是利用率非常有限,经济活跃度低下。用通俗的话表述就是:留不住人。例如:档次高的用餐都会在丹江口城区,而低廉的却跑到数十里之外的谷城红马庙。
发展文化土关垭,首先是对镇内的三个地区历史性鲜明,很具代表性的文化发掘整理,通过文化的弘扬,带动对文化载体的投入。而通过对文化载体的实质发掘,来推动对外界的引力,最终将因为文化氛围与文化载体的集合,吸引本地市民对旅游业务的投入和经营,最终体现文化土关垭的真正魅力。
目前土关垭文化的发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镇内文化底蕴的统一整合,体现完整,并连接武当山与丹江口的纽带作用,二是对于大晟庵、长岭寺这样的有价值的历史古建筑复原工程。通过对文化的整理、文物的复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土关垭观光消费,恢复土关垭历史上作为武当山朝圣进香的东大门地位,真正体现文化土关垭的价值。
李正康让世界知道了六里坪的伍家沟民间故事村,陈信斌让世界知道了官山吕家河民歌村。伍家沟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都为武当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到巨大历史贡献,作为均州武当文化的瑰宝、世界文化的遗产奇葩,也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其实这些,均州后人都会讲,都会唱。今天的土关垭是否让世界知道土关垭是陆路进入武当山的必经之路,要看文化体现的够不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