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龙腾鱼跃

中国在这条道路上的发展就连西方国家都惊叹,直呼要学习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7

主题

2240

帖子

315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15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7-7-5 16: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关注中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110

帖子

12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2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7-7-5 16: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3868329 发表于 2017-7-5 16:00
关注中关注中关注中。。。

感谢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5

主题

2201

帖子

2252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252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7-7-6 09: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消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

主题

2069

帖子

207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77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7-7-6 09: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多市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110

帖子

12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2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7-7-7 09: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晨同学 发表于 2017-7-6 09:40
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消费

哈哈,看来大家都知道彼此的喜好啊
以前带现金还好点,特别现在用手机支付没感觉,一天用个几百块不疼不痒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110

帖子

12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2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7-7-7 09: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晨同学 发表于 2017-7-6 09:40
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消费

哈哈,看来大家都知道彼此的喜好啊
以前带现金还好点,特别现在用手机支付完全没感觉,一天用个几百块不疼不痒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110

帖子

12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2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7-7-7 09: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波一叶 发表于 2017-7-6 09:42
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多市场大

全国13亿人民,现在还是移动支付未在全国城市普及,2016年度移动支付交易暴涨85.82%金额高达3685.24万亿元。移动支付的市场的确很大,普及最多也就3年之内,湖北省的话应该2年内就会全省普及,武汉以及率先和支付宝签署无现金城市理念,并且全是公交已经不再使用现金支付,全部移动支付了。
如果朋友感兴趣的也看好移动支付趋势可以了解一下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110

帖子

12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2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7-7-7 09: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腾鱼跃 发表于 2017-7-7 09:22
全国13亿人民,现在还是移动支付未在全国城市普及,2016年度移动支付交易暴涨85.82%金额高达3685.24万亿 ...

纠正一下,打错了两个字
全国13亿人民,现在还是移动支付未在全国城市普及,2016年度移动支付交易暴涨85.82%金额高达3685.24万亿元。移动支付的市场的确很大,普及最多也就3年之内,湖北省的话应该2年内就会全省普及,武汉已经率先和支付宝签署无现金城市理念,并且全市公交已经不再使用现金支付,全部移动支付。
如果朋友感兴趣并看好移动支付趋势的可以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9

帖子

15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5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7-7-8 10: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阵子境外刷卡消费超千元将被记录就让不少人义愤填膺叫苦不迭了,可移动支付可是每一笔都要记录的,记录方前者还是政府、你信任的银行,后者呢,一家卖你商品服务的私企,还有过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的不良记录,是你刚买完东西,就会有相关企业电话打给你推销。现在阿里甚至都开始联合政府,利用公权力强推移动支付了,鹅民们反倒不叫唤了,实在可笑可悲。你们这种和村选举里被一些小钱收买选票的被你们鄙视的农民有何区别,和你们看不起的外国民粹无智选民有何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110

帖子

12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2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7-7-8 10: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市热衷“无现金”?

一周之内,三个城市“接力”宣布加入了支付宝“无现金城市”计划。

7月1日,贵阳与蚂蚁金服签署合作协议,成为继杭州、武汉、福州、天津之后的全国第五个“无现金城市”。几个月前,支付宝“五年内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的豪言壮语越来越像回事儿了。

无现金趋势从“移动支付之城”杭州延伸至华中、华北、华南和西南。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讨论下一个“无现金城市”会是哪里,城市的治理者们,更对“无现金城市”建设抱有热情,而这些都与无现金所带来的百姓获得感提升、及整个城市升级不无关联。

无现金让老百姓对“智慧城市”的获得感更强了

在武汉,刷支付宝坐公交已成为了出行新时尚。根据武汉公交集团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6月26日,该市已有76万市民领取了支付宝电子公交卡,不到一个月,扫码累计35万次,日均刷卡量突破一万次。

而这距离武汉宣布打造“无现金城市标杆”才刚过去10天。根据6月15日武汉市与蚂蚁金服签署的合作协议,到今年8月底,全市8000台公交车将支持扫码乘车。届时,武汉人出门坐公交,再也不用为自备零钱、定点充值而烦恼了。

像武汉一样,福州“无现金城市”启动之初也细化了各项指标:年底实现移动支付覆盖率90%以上,完成公交、地铁等移动缴费系统建设,推动教育、医疗、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的无现金化。而这些的最终目的在于,让普通市民享有便利、舒适的城市居住体验。

根据武汉、福州等地政府部门的规划,加入“无现金城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老百姓对“智慧城市”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常常在政府发布的各种文件、政策中看到,却很少在日常生活中有具体的感知。

如今,无现金让“智慧城市”开始变得更实在、更接地气了,因为它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医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可以帮助患者平均缩短52.7分钟的看病时间;公安部门为在押人员开通“生活缴费”,可以帮助其亲属一年少跑1800万里路;高校使用“电子校园卡”,可以帮助3400万学生节省近1000万元的补卡损失。

当城市居民享受到城市“无现金”建设所带来的实惠,有了获得感,他们对智慧城市才有了清晰的认知。同时,无现金也让政府的“互联网+”建设免于空洞,有了更多实际的意义。

无现金推动“互联网+城市”智慧升级

天津开始打造中国北方首个“无现金城市”,又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两件大事,激活了这个“低调”已久的城市。

受邀出席大会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天津现在办世界智能大会,未来它应该成为京津冀经济上的大脑,而这其中无现金城市建设潜力很大。他说:“随着无现金发展,社会流通会越来越快,会为城市累积大量的数据,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带来很大的影响”。

事实上,数据赋予城市运转的“智慧”已经显现。商业领域的无现金,带来数据沉淀,帮助商家进准营销,优化管理,从而实现超过10%的运营效率提升。政务领域的无现金沉淀数据,帮助管理部门更好了解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完成自我革新,推动“互联网+政务”的智能升级。

正如蚂蚁金服CEO井贤栋所言:“无现金让金融更普惠、商业更智能、社会更高效”。同时他认为,“无现金”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出门不带钱”,真正的无现金社会将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技术,实现普惠金融。


作为国内大数据集聚中心的贵阳,也把普惠作为今年大数据综合创新的重点。贵阳市副市长王玉祥表示,推广移动支付,同时要把大数据、普惠金融、服务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他说:“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惠及全体的民众,使大数据的发展真正能够落地,真正能够让每一个民众享受到它带来的成果”。

现在贵阳“无现金城市”的建设,将助力这一目标的实现。通过无现金支付累积信用,贵阳更多的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将享受到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截止2017年5月,蚂蚁金服已累计为贵阳市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69.21亿元,为贵阳市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7.2亿元。

“无现金城市”不仅仅意味着支付方式的改变,更带来数据沉淀、信用累积,最终驱动城市从“智慧城市”迈向“信用城市”转型,变得更人性、更宜居。而这个过程,也对城市的大数据、云计算乃至人工智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文转载之人民网:http://it.people.com.cn/n1/2017/0703/c1009-29379270.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