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童心 孩子们每天吵着要老师组织户外活动,他们迫切的渴求募然唤醒了我封尘的童心,于是,我决定暂不请示领导,利用下午上课的时间带班上三十几个学生去学校附近爬山。 当我把这个决定在班上宣布时,教室里顿时人声鼎沸,以致这个午餐学生们都吃得香喷喷的。 学校附近有一座高山叫凤凰山,那是我儿时和伙伴们经常捡柴、抽兰花的去处。下午休的铃声刚落,学生都齐刷刷的站在操场等候我的召唤。 我们排队走过一段公路后,就来到了一座攀满爬山虎的老屋前,这里有一条通往凤凰山顶的小路,强调了爬山的纪律和安全后孩子们立刻像挣脱牢笼的小兔子,一个劲儿往前窜,我紧跟其后,带着学生一步步往上爬。通往山顶的路还不算陡峭,只是沿途的枯枝和荆棘时常会挡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初夏的山林已经是枝繁叶茂,时而有小鸟扑翅的声音,灌木丛中偶尔钻出几只鲜嫩的小竹笋,阳光如利剑穿过枝叶斑斑点点地随着雀跃的身影在移动。 山路还算平坦,虽时而有些荆棘挡道,但有我在前面披荆斩棘,学生一个接一个很顺利的往上爬,这似乎不是我的初衷。临近半山腰,眼前竟然横卧一堵墙壁似的山坡,我立刻计上心来,快步和学生拉开一段距离,纵身一跃爬山了山坡。俯视坡下正好有一块平坦的杂草地,上方有些低垂的树枝和野藤,这两米多高的陡坡对于四年的小学生来说不借助一些外在的力量是很难爬上去的。“走这边!爬上这个山坡!” 我对着正站在树丛中观望的学生大声吆喝。 孩子们蜂拥而至,我端坐坡顶故作镇静地留意学生的动静,还随手折断了一些可以借助的树枝。一会儿30多个学生聚集在坡下仰望,那样子极像断奶的孩子凝视远去的妈妈。也许他们是在寻找攀爬的突破口,有几个胆大的男生拉着低垂的枝丫一跃而起爬了上去。刹时,坡下一片哗然,有人上到一半就滑下来;有人像冲刺一般上到顶端又滚下来了;还有的干脆站在底下一边观望一边等待时机。突然,我看到了一幕令我震惊的画面———三个已经冲上去的男生居然滑下去,他们分别蹲在坡底,然后几个矮个子男生相继站在他们的肩上,一声吆喝,蹲下的男孩用力冲起来,小个子男孩倏地一下爬上了陡坡。这样的动作几乎持续了十几分钟,每上去几个学生山坡上下随即响起一片欢呼声,我始终不动声色,静静地欣赏这样一组未曾出现在教室里的画面,及至坡底下只剩下几个女生,我依然作壁上观。这时也许是几个高个子男生的肩膀实在是太稚嫩了,几个男生突然手拉手在坡上连成一条斜线,坡顶上的男生一手拉着上面的树枝,最下面的男生一手拉着还没有上来的女生,又是一声吆喝,坡上的孩子们一齐用力,几个回合,坡下几个女生全部上来了。 也许就是在这一瞬间,我的内心深处竟然潋滟一抹感动,而且这种感动是课堂上不曾有过的,以致当我们爬到凤凰山的峰顶,阳光穿过树梢映红孩子们的笑脸时,我才真正觉得今天的活动不亚于我在教室里的一节“团结友爱”的主题班会。
|